近年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抓住实现“特色强院、转型发展、建设国内一流强院”的重要机遇期,坚持以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中心,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改善提升医疗管理品质,继续巩固和发展脏器器官移植、介入治疗和腔镜微创技术等传统优势特色技术,推动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竭诚广大患者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秦聪聪 通讯员 毛瑞锋
当前,外科手术的微创比例已然成为衡量其学科先进性的客观指标,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以下简称“山一大一附院”)普外中心胃肠外科将目光锁定技术手段的提质升级,荧光助力腹腔镜精准施术,机器人“操刀”安全升级,开启胃肠肿瘤治疗“机器人微创+精准”的新时代。
文章插图
荧光“导航”
淋巴结清扫跨越式升级
随着当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以往开大刀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腹腔镜已然成为普通外科手术的主流模式。微创理念深入人心,几乎所有手术患者都会向医生提出“想微创”的要求。
“现在我们胃癌手术70%左右都是以腹腔镜来完成的,而且大部分是完全腹腔镜。”山一大一附院普外中心主任张光永介绍,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更关键的是,它可以给手术医生更好的视野,显露好,淋巴结清扫也就更彻底。从开腹手术的二三十枚到腔镜下的五六十枚,清扫的淋巴结越多,就能更大程度上阻断肿瘤淋巴结转移的途径,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几率也就随之降低。
【 淋巴结|医典·山一大一附院胃肠外科|荧光助精准施术 机器人操刀更安全】自1994年腹腔镜技术首次被应用于早期远端胃癌手术,腹腔镜技术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山一大一附院院长胡三元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腹腔镜外科专家,也是国内首批开展腔镜技术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的外科医师、山东省腔镜外科事业的奠基人。经过近30年的临床应用,其适应证逐渐由早期胃癌向进展期胃癌拓展,其技术手段也在蝶变升级,不断向精准医疗时代跨越。
荧光腹腔镜手术就是其中一种。手术之前,通过内镜对肿瘤进行荧光标记,确定淋巴结转移情况和手术切除范围,为患者选择更为合理的手术方式。手术过程中,肿瘤病灶和相关淋巴结就会在荧光显影模式中显影,无处躲藏,手术也更加安全可靠。
如今在山一大一附院,腹腔镜胃癌手术的荧光标记几乎成了“标配”。
“这样,肿瘤切除更精细、更安全,在保证肿瘤完整切除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器官功能,进而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肿瘤周围转移的淋巴结清扫更彻底,同时,还可以观察到胃肠吻合口的血供,保证吻合口血运、减少吻合口瘘,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张光永说,“如何精准切除肿瘤、彻底清扫淋巴结、安全重建消化道是施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关键问题,而手术的精细程度也关系着患者的生存期。荧光腹腔镜的应用,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患者”。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机器人“上岗”
为肿瘤患者创造更多可能
相关数据显示,在全球近5亿的胃病患者中,中国约有1.2亿人。高发病率,也意味着患病人群的多样化。对于那些体型肥胖、显露困难的患者,机器人手术,为他们带来更多手术机会。
“相对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提供给术者更清晰立体的术野呈现以及更精细的操作体验,极大限度减少了人的因素对手术效果的影响,使胃癌手术的标准化更容易实现。”张光永介绍,“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能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多种手术操作,如精细的解剖、血管裸化、内镜下缝合等,能显著缩短腔镜手术时间,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使腔镜手术更加微创。其精细准确定位、多自由度移动、无视觉盲点、稳定操作等独特优势,将微创手术做到了极致”。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相对于传统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改变了外科医生的工作形式,外科医生不再是站在手术台前大刀阔斧,而是坐在操作台前,手脚并用地操作机器人。机器手臂及器械的应用,也消除了人手可能出现的颤抖。山一大一附院引进的双控制台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机器手臂及器械可以540度旋转并可模拟人手腕操作,这样就进一步降低了手术难度及风险。
- 85岁高龄老人独自居住在山上吃白石崖,老人喊了好几个名字
- 大冒险|PS美服2月会免:UFC4、过山车之星、小缇娜强袭龙堡
- 群众|用心用情精准发力
- 50岁女人再婚30岁小伙两个月,女人:年纪大了,爬不动山了
- 变异株|山西大同确诊患者所感染病毒属于德尔塔变异株
- 骨科|将高水平医疗资源引进中山,中山积水潭骨科医院举办3周年院庆活动
- 山羊乳|佳贝艾特学术研讨会八城联动 专家解码羊奶营养价值
- 淋巴结|哈医大肿瘤医院副院长张清媛教授为您讲解淋巴瘤的治疗与预防
- 金刚藤|山上一种野生植物,人称“马甲子”,它全株都是宝,看看你认识吗
- 医院|服务丨滨江区、萧山区核酸检测采样点及发热门诊医院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