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厅|记不住、听不清、说不明白……TA不是老了,也可能是病了!

健康时报
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走不动了,睡意昏沉,记忆力仿佛也在一点点消失,找不到常用的物品,在熟悉的家门口迷路和转向,提笔刚要写字发现不会写了……此时老人往往摇头感叹:年龄大了,不服老不行!
可就是这一句“老了”却可能耽误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最佳时机。
“年龄这道坎儿是迈不过去的,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核心信息,在我国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65岁以上是7%,到了85岁以上接近40%;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年龄每增加5岁,痴呆的患病危险度会增加1.85倍①。”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郭起浩教授指出,很多人把“健忘”当成人老了之后理所当然的事情,却忽略了老年人的脑部病变——阿尔茨海默病。
咖啡厅|记不住、听不清、说不明白……TA不是老了,也可能是病了!
文章插图
这几个信号要知道!
1. 记性不好
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非常隐匿,不仅仅是“记不住”这么简单,早期迹象一般是近期的记忆丢失,对眼前的事情记不住,比如做菜时已放过盐,过一会儿又放一次。随着疾病进展将会侵蚀患者的记忆能力、认知能力、沟通能力和自理能力。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逾千万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据《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2019年刊登的《2020-2050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病情况预测研究》显示,这一数字在2050年可能将攀升至3000万以上②。
2. 语言功能下降
“除了记性不好,很多患者还表现为语言功能下降,比如叫不出亲戚、朋友的名字;以前认识的汉字突然念不出来;想要表达的话找不到准确的词语。”郭起浩教授说,这些都是脑功能受到影响的征兆,其实生活中家属要多观察和留意老人的行为,比如能否一边炒菜一边聊天,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单个动作可以执行,两个动作一起做完成不了就要提高警惕。遗憾的是家属陪同来医院看病的老人,基本都是病情进展到中晚期,已经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或出现精神病性症状了。
3. 听力下降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症状就是“听力下降”,郭起浩教授认为听力下降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前兆。2020年发表在《细胞》杂志子刊《神经元》上的研究文章也指出,听力丧失是痴呆症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在各种危险因素中约占9%,超过任何躯体疾病的危险性,长期无法接受到外界言语和情感的刺激会影响大脑结构和功能,导致认知功能的下降③。事实上,有的老年人与他人聊天没有问题,但在医院做相关检查时有明显的听力下降。
4. 情绪波动、爱发脾气
另外,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普遍有“焦虑情绪”,总是担心自己记性不好,怕遗忘东西,怕自己说的话别人听不懂,情绪很容易波动,有的老人也会突然发脾气。
早期干预可减缓痴呆发生
“再早来几年就好了,以为父母年纪大忘点事是正常的,我们都没在意。”得知老人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后,很多子女都表示很后悔,不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知识。
阿尔茨海默病早发现、早干预一直是医生强调的,提早3~5年发现异常并进行诊治将会延缓痴呆进展。郭起浩教授鼓励高风险人群定期接受记忆健康评测,比如有家族史的、有脑外伤病史、有全麻醉后健忘史、有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史等人群发病率相对比较高,年轻人也要帮助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一些简单的认知评估,发现异常尽早就医。
对于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病情进展,有着多年科普及照护培训经验的北京知友健康服务发展中心副理事长洪立则给出了幸福彩虹——与认知症共生的生活策略”:
1. 锻炼身体;
2. 采取有益于脑健康的饮食;
3. 保持脑的活跃,多做认知刺激和认知康复活动;
4. 好好睡觉,因为脑只有在深度睡眠时才会高效工作,清除神经毒素和代谢废物,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大脑中常见的β-淀粉样蛋白;
咖啡厅|记不住、听不清、说不明白……TA不是老了,也可能是病了!】 5. 社交,鼓励老人参与社区活动、多交流;
6. 减压,脑部功能损伤容易造成焦虑抑郁等问题,要创造平和的生活环境,不要承受不良或过度的刺激;
7. 做好慢病管理。
阿尔茨海默病不只是医学问题,
也是社会问题
2050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能达到3000万以上②,郭起浩教授认为,“防控阿尔茨海默病需要从单个家庭到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及家人的记忆健康,以科学的认知推动诊疗关口的前移,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降低老年群体中认知症的患病率和失能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