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博士后感言:协和急诊这三年,我窥到了人间百态、人心复杂

来源:协和医生说
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博士后感言:协和急诊这三年,我窥到了人间百态、人心复杂】又是一年夏末秋初,又是一年迎新时。回首临床博士后三年时光,是无数急诊忙碌的夜班,也是数不清争分夺秒的抢救。三年前的我初入急诊科,连一份心律失常心电图都读不明白,现如今,已经成为抢救室主班,即将奔赴急诊总值班的“战场”。仅以此文献给培养我的协和急诊科,以及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同时也希望记录一名协和急诊科医师的成长历程。
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博士后感言:协和急诊这三年,我窥到了人间百态、人心复杂
文章插图
唐晗琪(中)在急诊科工作的美好瞬间
作为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后入站的急诊科临床博士后,我与其他规培生一样,第一年主要轮转内科、外科及辅助科室,为临床工作打好基础,之后被安排在急诊留观区,适应急诊的工作节奏并了解急诊常见疾病。第二年,主要承担抢救室小副班的工作,熟悉抢救流程、锻炼技能操作后,成为抢救室一副,间断承担急诊流水一线及发热门诊一线岗位。到了第三年,轮转至重症监护病房,加强重症相关培训,承担ICU及抢救室主班工作,锻炼管理团队及组织抢救的能力。急诊科医师的培训具有非常鲜明的阶段性及成长性,先打“地基”,然后开始承担更多临床工作,独立接诊病人,逐渐独当一面,领导团队组织抢救。博士后出站后的急诊总值班工作,更是对个人综合医学素质的极大考验,需要极高的临床能力、协调能力及沟通能力。
作为临床博士后,不仅在临床上需要不断进步,提升住院医师胜任力,同时也需要完成一定科研任务。急诊科及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十分重视规范化培养,安排了V-trial、CTSI等培训课程,帮助我们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督促大家按时完成阶段性目标。
提到对急诊科的印象,大多数人的脑海中首先出现的词语可能是忙、累、吵,以及高强度的工作、频繁的夜班,需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大量沟通工作。伴随三年急诊工作,我对急诊医师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首先,急诊科的工作固然忙,但是每一分每一秒几乎都用在“刀刃上”,对病人的治疗作出重要的决策或方案调整,忙得有意义;急诊工作当然累,但如果想认真做好一份工作、一个岗位,不可能不付出,不可能不累,真正想做一名快速成长的好医生,不管哪个科室都累,选择急诊只是更多了一份紧迫感;急诊工作吵不吵、病人家属是不是难以沟通,我认为很少。一位在急诊科工作十年的老师曾对我说过,但凡事发时换一种说法或者换一种沟通方式,大部分矛盾都可以避免。我深以为然,毕竟患者来医院的主要诉求是治病,我们可以试着换位思考、试着理解与体谅。
刚进入协和急诊的时候,很多老师、师兄师姐和护士们都给我很温暖的感觉,他们的关心、鼓励和体谅给我很强的归属感,让我很快喜欢上这个集体;出站之际,我喜欢急诊,是因为爱上这份工作带来的难以描述的巨大成就感。诚然,有悲伤与无能为力的时候,我记得一个尚未成年的白血病小朋友,刚诊断就迅速发展成DIC多脏器功能衰竭,家人的悲伤如此深切,让我深觉现代医疗水平仍不够发达;也有决绝地拒绝为患病老人提供一切治疗措施的儿女,有为爱自杀为情所困的年轻男女,让我窥到人间百态、人心复杂。但每一次抢救病人时医生护士们的拼搏、团结、有序的氛围,每一次复苏成功后的喜悦,每一次为心梗、脑梗、急诊手术患者开通绿色通道的成就感,都不能简单用语言来描述。而这些,我们每天都在经历。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从2015年起连续6年一直高居中国医院排行榜急诊医学领域榜首,非常荣幸能在这样一个平台学习和工作。感谢协和急诊,感谢师长与同事,感谢你们伴我成长、助我进步,感恩今后能继续共事,共同建设协和急诊。最后,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的工作和这样的伙伴,协和急诊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