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齐聚国内头部医药企业追赶“第一梯队” ——来自武汉大健康产业调研报告

医疗器械|齐聚国内头部医药企业追赶“第一梯队” ——来自武汉大健康产业调研报告
文章插图

光谷生物城(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采访人员高勇 摄
长江日报讯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获悉,上周,致力于开发化学诱导成体细胞药物的武汉睿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其研发生产基地也将于本月下旬正式投入使用。好消息不断,曾诞生全球首个符合国际标准的模块化大分子生物制药工厂的鼎康生物,在武汉的扩建项目正在建设。未来,武汉将成为全球最新药物面世的重要一站。
武汉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武汉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4.3%,释放出巨大潜力,光谷生物城上半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3.67亿元,同比增长33.28%(较2019年同比增长100.04%)。武汉正加快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大健康产业成为武汉提升城市产业能级的重要“变量”和“增量”之一。
近段时间以来,长江日报调研组深入武汉三镇,调研武汉在大健康产业领域的优势及不足,实地探访武汉如何通过主动谋划、龙头企业带动、保持创新力等驱动大健康产业发展,听取企业家对武汉大健康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突围
超300亿元投资,国内头部医药企业齐聚光谷
医疗器械|齐聚国内头部医药企业追赶“第一梯队” ——来自武汉大健康产业调研报告
文章插图

武汉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快装式负压硬气膜核酸检测实验室,拥有完整的自动化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提取生产线和实验室空间,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检测通量。采访人员高勇 摄
在光谷生物城地图上,把中国医药集团所在的国药大厦、迈瑞医疗武汉研究院项目基地、华大智造智能制造及研发基地项目、联影武汉总部基地连起来,正好是一颗钻石形状。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排行榜上,深圳迈瑞、上海联影和深圳华大基因分别位居榜首、第二和第六的位置,再加上世界500强企业国药,它们已实现“武汉会师”。
武汉着力招引辉瑞、喜康、华大、国药、联影、迈瑞等企业,国药旗下、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生产与流通企业——国药器械将总部从北京迁至光谷后,今年,国药集团又在汉建中国生物中部产业基地;迈瑞医疗初来乍到就追加投资。据不完全统计,仅后四家巨头在光谷投资已超300亿元。
为何纷至沓来?除区位、人才等优势外,与武汉“拼、抢、实”作风及服务意识不无关系。武汉探索“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迈瑞医疗武汉基地项目从拿地到开工只花了26天,创下我省项目审批速度新纪录。迈瑞所在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园区形成104家重点服务企业动态库,每位“店小二”“认领”包保企业,助推做大做强,促进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
吹响集结号,攻下制高点。光谷生物城相关负责人介绍,龙头企业在汉的生产基地除了创造巨大产值外,其研发的一系列领先成果和专利,正在为武汉及光谷在大健康领域争取极大的创新话语权,华大“火眼”实验室自武汉走向世界、中国首台9.4T超高场动物磁共振设备在汉研发、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率先推进新冠疫苗Ⅲ期海外临床、率先建成新冠疫苗研发实验室/生产车间综合体……都将为武汉大健康产业带来影响深远的长足发展。
集聚
从“一园”到一个国家级战略型新兴产业集群
医疗器械|齐聚国内头部医药企业追赶“第一梯队” ——来自武汉大健康产业调研报告
文章插图

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血气试剂包分装生产线上技术人员正在忙碌。采访人员高勇 摄
当下,光谷生物城企业明德生物自主研发的5款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获得CE认证并进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官网公示的《取得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的医疗物资生产企业清单》。
这家企业8年前来到光谷生物城考察时,并未找到理想中的标准化厂房,早期园区交通不便,还差点招不到人,但明德生物董事长陈莉莉还是选择留下来,因为彼时,光谷生物城坚定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相较发展了27年的苏州工业园、25年的上海张江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17年的中关村生物医药园,武汉大健康产业还是后起之秀。
武汉市大健康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但长春回忆,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在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在偏远的二妃山下,为武汉产业播下了一颗新种子——生物医药。
“‘什么容易做,什么赚钱就去做那个’,我们没走这条路。”明德生物董事长陈莉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