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多学科融合 规范肥胖防治

7月30-31日 , 由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北京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专科医师分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肥胖大会在北京举行 , 来自肥胖相关心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减重与代谢外科、代谢基础及转化研究、营养学等领域头部专家齐聚一堂 , 共商共议中国肥胖防治的最优策略与长期获益 。 大会倡导多领域全行业交叉融合 , 20余场学术会议同步开展 , 非公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深度探讨 , 药械产学研一体化集中展示 。
会议现场首次发布我国建立时间最早、覆盖范围最广、登记数量最大的减重与代谢手术大数据《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 , 填补了中国减重与代谢外科肥胖治疗长期结局的数据空白 。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减重指南2021解析》等4部指南共识同场发布 , 中国肥胖防治迎来多学科融合规范新时代 。
肥胖|多学科融合 规范肥胖防治文章插图
首届中国肥胖大会正式启幕
中国肥胖人数15年增3倍
【肥胖|多学科融合 规范肥胖防治】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病 , 得治!
2018年中国18至69岁成年人中的肥胖人数约为8500万 , 其中男性约4800万 , 女性约3700万 。 大会开幕式上 , 人民卫生出版社李新华教授分享了其在《柳叶刀》在线发表的国人肥胖趋势研究数据 , 强调中国的肥胖人数在15年间连续增长了约3倍 , 一半成人超重或肥胖 , 呼吁更加积极、有针对性的防治应对 。
肥胖|多学科融合 规范肥胖防治文章插图
大会名誉主席、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陈君石院士致辞
“肥胖其实是一种营养不良 , 2014在罗马召开的第二届世界营养大会就已经明确了这一点 。 与此同时 , 肥胖还是多种主要慢性病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与癌症比如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也紧密相关 。 ”大会名誉主席、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陈君石院士强调 , 肥胖已经成为一场“公共健康危机” , 需要临床医学、公共卫生、药物研发等医药卫生全行业及政府机构与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联合攻关 。
事实上 , 早在2015年 , 中国就已经成为“世界首胖” , 肥胖人数及肥胖儿童人数均居世界第一 , 但是社会各界包括医药卫生行业却对肥胖一直存在认知误区 。 中国肥胖大会主席、我国减重与代谢外科领军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张忠涛教授介绍 , 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肥胖症”列为一种疾病 。 与此同时 , 肥胖尤其重度肥胖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这“四高”关系暧昧 , 容易引发一系列重大慢病 , 治疗起来非常复杂 , 亟需更多重视与有效防治 。
“从医药卫生经济学的角度 , 控制好肥胖也是为国家、为大众省钱 。 肥胖人群的医药费用要比普通人高得多 。 ”张忠涛教授呼吁相关部门能够更多关注肥胖防治问题、督导肥胖防治进程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曾经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 , 肥胖者的处方量是体重正常者的2.4倍 , 他们住院时间更长 , 并且需要更昂贵、更复杂的治疗 。 糖尿病70%的治疗费用、心血管疾病23%的治疗费用和癌症9%的治疗费用都是由超重造成 。
肥胖|多学科融合 规范肥胖防治文章插图
大会主席、我国减重与代谢外科领军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张忠涛教授致辞
4部指南共识同期发布
中国肥胖防治迎来融合规范发展新局面
大会现场 , 中国首个超重肥胖医学营养减重指南《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 , 《肥胖患者多学科综合治疗指南》 , 《糖代谢与心血管疾病共识》 , 《减重与代谢外科手术病人影像学检查临床适用性评价指南(2021年版)》共4部肥胖治疗指南共识同期发布 , 相关牵头专家分别进行权威解读 , 共同推动中国肥胖防治融合规范发展新进程 。
“科学减重 , 营养先行 。 营养是体重管理中生活方式干预的核心部分 。 我们经过五年的实践摸索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和证据 , 邀请全国百位营养与代谢领域权威专家 , 共同制定发布中国首个超重肥胖医学营养减重指南 , 阐释从如何生活减重 , 如何用精准营养的手段减重 , 到如何用生活手段让减下来的重不反弹 , 旨在为中国临床营养医生提供高效、循证、实用的医学营养减重方案” , 大会执行主席、《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的牵头制定专家、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陈伟教授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