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育龄|他的名字,贯穿胸外科发展历程

“辛老离开中央结核病研究所(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 转而筹建中日友好医院 , 于我们而言实为重大损失 。 不过 , 他是为了奔赴更宏伟的现代化医院建设事业 , 想到这里 , 我们也就释然了……”在7月15日举办的中日友好医院、北京胸科医院学习辛育龄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 , 北京胸科医院原胸外科主任杨声诉说着对辛育龄的想念 。
辛育龄1956年从苏联学成归国后随即投身中央结核病研究所建设 , 历任胸外科主任、研究所所长 , 先后创立胸外科研究室 , 改进肺切除支气管残端缝合方法 , 开展针麻肺切除术 , 完成我国首例人体肺移植术 。 1982年 , 辛育龄受命筹建中日友好医院 , 并任首任院长 。 他的名字 , 贯穿于新中国胸外科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 。
他 , 是“被仰望者”的榜样
满头银发、年逾九旬的北京胸科医院原内科主任马屿一落座 , 座谈会的怀旧气氛便浓厚起来 。 马屿躬身结防一甲子 , 曾荣获“最美防痨人”称号 , 是北京胸科医院同仁们眼中的“被仰望者” 。 但她却说 , 辛育龄周身闪耀着恒久的光芒 , 是自己永远的榜样 。 “辛老敢为人先 。 他的拓荒不是盲动 , 而是建立在充分、严格的科学研究之上 。 ”马屿印象很深的是 , 她所在的内科实验室紧邻动物实验室 , 总是从隔壁传来犬吠 , “20世纪70年代 , 肺移植处于研究初期 , 国内尚无成功报道 。 辛老‘从0到1’的突破背后是近百次的犬肺移植实验” 。
杨声的记忆也被唤起 。 1970年 , 初入中央结核病研究所的杨声 , 未被立即派往临床 。 “对于新来的住院医 , 辛老每个人送了一条狗 , 要求我们先进行动物实验 。 ”杨声回忆说 。
辛育龄对胸外科事业永葆无限热忱 。 “他不安于现状 , 最初研究所只搞结防 , 是他提出要开展胸外科手术 。 这让医生们拓宽了临床视野 , 也让研究所拥有了更具前瞻性的远景规划 。 ”马屿回忆 , 辛育龄发现临床上肺癌患者增多 , 曾向有关部门提出要开展肺癌早防早治 , 并把结核病研究所扩充为结核病与肺部肿瘤研究所 。
北京胸科医院院史馆陈列着数张记录辛育龄求索岁月的旧照 。 多数合影里 , 很难一眼找出辛育龄 , 因为他习惯站在后排 。 为人谦和 , 淡泊名利 , 是北京胸科医院多位老前辈对他的一致评价 。 辛育龄曾说 , “党让我去学习科学技术 , 我将一辈子安心于科学技术工作 , 要为党的科学技术事业奋斗终生” 。
他 , 是近在身边的英雄
他是令人心生感佩的“辛老” , 也是颇具长者风范的“老辛” 。
20世纪70年代 , 辛育龄居住的单位宿舍仅有10平方米 。 “辛老一周回家一次 , 几乎将全部精力倾注于胸外科事业 。 他每天到院第一件事就是下病房 。 ”杨声说 , “晚上他常来宿舍巡视 , 看我们是在玩牌还是在用功” 。
跟随辛育龄多年的北京胸科医院原手术室护士肖莲珠说 , “老辛知人善任 , 他对每个人全面考察 , 让所有人尽展所长 。 谁精通外语 , 就安排查阅文献;谁才思敏捷 , 就安排撰写论文;谁心精手巧 , 就安排多上几台手术……”
“而我是名副其实的夜班大神 。 ”说到此处 , 北京胸科医院原院长傅瑜兴致盎然 , “那时 , 只要遇上我值班 , 护士们能安睡一整宿 。 老辛看我有大把空闲时间 , 就鼓励我研究支气管镜 , 后来还真搞出名堂来了 。 ”如今 , 北京胸科医院支气管镜室可开展多种支气管镜检查治疗 , 居国内领先地位 。
“老辛为我们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 。 ”肖莲珠记得 , 有段时间胸外科主攻肺移植术 , 一有手术 , 除了当台手术医护外 , 其余医护也自发待命 , 需要谁上 , 随时就位 。
不仅如此 , 辛育龄还牵头在中央结核病研究所举办胸外科医师培训班 , 并赴各地协助40多家医院组建胸外科 , 指导当地医生开展高难度手术 。 经他直接培训的胸外科骨干近1000名 , 成为我国胸外科医学发展的种子 。
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李亮向与会者展示了一份年代久远的文件 。 “1982年 , 辛老离开中央结核病研究所转而筹建中日友好医院前夕 , 中央结核病研究所党委曾打报告请求批准辛育龄继续兼任我所副所长及胸外科主任 , 这足见辛老在研究所的分量 。 ”
座谈会上 , 细数不尽的小事 , 让辛育龄的形象愈发饱满、鲜活 。 北京胸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晓北说:“以往我们谈英雄事迹 , 总觉得有距离 , 今天的座谈会 , 让我深感这些事迹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