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防治心脏病中的4个热门话题——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孙宝贵教授为您答疑解惑

在门诊 ,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孙宝贵教授经常会碰到患者或患者家属咨询这样的问题:突然无故咳嗽伴发热、胸闷是心脏瓣膜病吗?频发房性早搏有什么危害?先天性心脏病可以治愈吗?心慌是心律失常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吗?本期就请专家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
热门话题1:突然无故咳嗽伴
发热、胸闷是心脏瓣膜病吗?
从临床上来说 , 心脏瓣膜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脏病 , 具体来说 , 心脏瓣膜就像是心脏的小零件 , 一旦这些小零件出现了故障 , 整个心脏的运转也会出现问题 , 正常的血液流动开始异样化 , 患者的心脏功能出现异常 , 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心力衰竭等症状 。
心脏瓣膜病常见的是心脏二尖瓣关闭不全 , 这多数为器质性的病变 , 也有可能是功能性病变 , 所以一些比较轻的病症 , 一旦原发病治好后 , 症状也就可以自行消退了 。 但是 , 一旦患者出现重度关闭不全 , 那么就需要考虑采用手术方法来进行治疗了 。
我们通常会说 , 小症状 , 大隐患 。 实际上 , 心脏瓣膜病也会呈现出这样的一种状态 。 如在日常生活中 , 有的人表面看起来健康 , 但是某天突然无故咳嗽起来 , 还伴随着胸闷等症状 , 就要引起重视 。 若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衰肺感染就会伴随发烧等症状 。
热门话题2:频发房性早搏有什么危害?
频发房性早搏只是心律失常的一种 , 引发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劳累、激动、饮酒、饱食等因素出现 , 也可发生在风心病、冠心病、心肌病以及甲亢等心脏或心脏外的病情基础上 。 频发房性早搏主要危害如下:
1、早搏后果的严重与否 , 和早搏的种类、发作频率、是否伴发基础性病变都存在关联 , 需要通过全面检查 。 每分钟早搏出现超过6次即为频发 , 频发房性早搏可能影响正常血供 , 伴发器质性心脏病等基础性病变则往往较为危险 。
2、极为频繁的频发房性早搏期间可使脑循环血流量急剧减少 , 在房性心动过速和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时 , 脑循环血流量能减少40%之多 。 对于具有正常脑血管的患者来说 , 尚属耐受 , 但在脑动脉有病变的患者中 , 则将出现脑血管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如眩晕、乏力、视力模糊、偏盲、晕厥、局部麻痹或轻瘫 , 甚至抽搐和精神异常 。
3、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心脏早搏可能会诱发严重心律失常 , 增加心肌缺血、心衰的发生风险 , 甚至产生更严重后果 , 需要积极治疗 。
4、根据临床统计 , 频发房性早搏可引起肾血流量平均减少8%~10% 。 房性心动过速患者、伴有快速心室率的房颤患者、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 , 其肾血流量分别减少18%、20%、60% 。 导致肾循环血管收缩 , 引起肾缺血 , 其症状包括少尿、蛋白尿、氮质血症等 。
热门话题3:先天性心脏病可以治愈吗?
先天性心脏病是新生儿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 , 已连续多年成为儿童死亡的第一位死因 。 据了解 , 我国每年新增的先心病患儿有15—20万例 , 但每年开展的先心病介入和外科手术仅6—7万例 , 比例不及一半 。 究其原因 , 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早期症状轻微 , 家长不知道有病 , 一旦出现明显症状 , 往往病情已经进入晚期 , 失去手术机会;二是虽然诊断出了先心病 , 却任凭疾病发展 , 到了十几岁变成难治之症 , 到了几十岁变成了不治之症 。
大多数先心病患儿早在婴儿期就可能出现与正常婴儿不同的异常表现 , 如婴儿在安静状态下出气粗 , 呼吸增快每分钟可达40—60次 , 口的周围发青 , 面色苍白 , 特别在哭闹和吃奶时以上症状更加严重 , 常常吃几口奶就停下来喘气;患儿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小儿 , 又瘦又小 , 不仅活动量受到限制 , 活动后也易感疲劳 。
还有一部分小儿出生后逐渐出现紫绀 , 这是由于心血管畸形造成血液中含氧量过低 , 家长会发现患儿口唇、手指、脚趾发绀(青紫)而且指、趾末端变宽、变厚形似鼓槌 。
当患儿逐渐长大开始行走时 , 常有行走数步后就喜欢蹲下休息 , 或常取蹲踞位和小朋友交谈的现象 , 这些都是有诊断价值的线索 。 做为父母 , 应该认真观察 。
对先心病患儿来说 , 最佳的治疗时期是两岁前 , 部分病人在2—6个月前这个阶段手术成功率高、效果好 。 如果治疗时机得当 , 90%以上的先心病患儿可通过手术治疗痊愈 。
热门话题4:心慌是心律失常
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吗?
心慌和心律不齐是心律失常患者最常见的症状 。 患者平时要养成一个习惯 , 就是在不舒服的时候摸摸自己的脉搏 , 看心跳是快还是慢 , 大于100次/分钟和小于60次/分钟 , 或者心跳跳动不规则时都要当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