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痛|王杰军教授:把癌痛定义为“慢性痛”,我们还需要做好三件事

融媒体采访人员 秦苗
现阶段,我们还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和样本,去探讨癌症晚期治疗和生存期限之间的复杂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逐渐认识到,根治肿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把肿瘤当作“慢性病”来看待和管理,与肿瘤和谐相处,才是长久之策。这一理念的转变也彻底影响临床治疗肿瘤的策略,即对肿瘤要分步骤、按阶段进行个体化治疗;要多学科团队合作,实行综合治疗;对于难以根治的肿瘤,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是治疗的目标。
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晚期恶性肿瘤癌痛的发生率高达80%,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受损。 第四届CSCO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学术年会暨第十七届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上,大会主席、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专家委员会(SCRC)主任委员王杰军教授了接受《医师报》采访人员现场专访。
慢性痛|王杰军教授:把癌痛定义为“慢性痛”,我们还需要做好三件事
文章插图
《医师报》采访人员 :如何看待我国癌痛规范化治疗所经历的阶段,未来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才能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王杰军教授:1990年WHO推行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进入中国,从那时开始,中国的姑息治疗,尤其是癌痛治疗开始生根发芽。2011年,应该说中国的癌痛治疗抵达第一个“小高峰”,国家层面正式启动“GPM项目”——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预示着我国癌痛规范化诊疗开始步入正轨。也是从那时起,为癌痛患者减轻疼痛的观念开始植入到医务人员的认知体系中;作为患者,开始逐步意识到“有痛我能忍,癌痛很正常”是错误的观念,转变为“有痛不能忍、癌痛可以治”的正确观念。同时,国家相继颁布了有关癌痛管理的权威指南和共识,以指导医生。
经过几年的推行和发展,2016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引领和指导下,在全国范围内175家医院开展了癌痛调研,结果发现,在中国的肿瘤患者中,使用镇痛药的比例大概只有10~12%,而我们肿瘤患者中癌痛的发生率为60%,由此可见,对肿瘤患者疼痛的关注还远远不够。
虽然我们逐步对癌痛的控制和癌痛的管理建立清晰的认知体系和标准化管理模式,但从患者的受益比例来看,我们做得依然远远不够。如何能够大幅度提升癌痛治疗的可及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和挑战。
现阶段,把癌痛重新定义为成一种“慢性痛”,对于“慢性痛”在国际上定义为一种疾病,需要去治疗的一种疾病,而非一种症状。所以,在未来如何改变中国疼痛诊疗的现状,还需要不遗余力地做好几件事:第一、要改变和提升整个社会对疼痛的认知,主要是不断更新医务人员的认知体系;第二、需要有充分的规范化指南和专家共识;第三、媒体的力量,共同发力提升癌痛的诊疗水平,更好的控制疼痛,让更多的癌痛患者获益。
《医师报》采访人员:近年来,CRPC&SCRC针对难治性癌痛做了大量的工作,您对现阶段所进行的工作满意吗?未来在提升难治性癌痛的管理水平上,还有哪些工作需要推进?
慢性痛|王杰军教授:把癌痛定义为“慢性痛”,我们还需要做好三件事】王杰军教授:2017年,我们开始在全国推广难治性癌痛的理念和规范化诊疗。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越发感觉到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肿瘤内科医生在治疗癌痛时,对于难治性癌痛的患者只能通过不断地加大口服药物剂量,或换其他口服药物的方式来应对,可结果却给患者并没有带来多少获益,反而带来了治疗上的负担。我们逐渐在临床实践中认识到,癌症患者的疼痛还需要有多学科管理,不仅是有内科,还有疼痛科、护理、心理等多学科的共同参与。
通过在国内对难治性癌痛相关问题的调研,结果发现医务人员普遍认为难治性癌痛是难点。临床中患者的疼痛情况是动态变化的,其中患者疾病的发展阶段和器官功能状态决定了癌痛治疗的复杂性。由于疼痛性质的复杂性,仅靠药物不能解决,管理难治性癌痛势在必行。CRPC成立了难治性癌痛学组,联合了由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昆教授牵头的一大批癌痛管理专家,这批专家的参与让难治性癌痛的治疗向前迈了一大步。
现在,很多癌痛的学术会上医生都非常关注难治性癌痛的问题,下一步工作要将难治性癌痛进行精细化管理,执行路径更加细化和具体化,让他成为更好的抓手,用更好的标准去评价它。同时,还要管理好难治性癌痛数据,真实的数据更能客观地反映现阶段疼痛管理的现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