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丁蟹被嫌弃的一生( 二 )


但比他的诡辩逻辑更加令人疑惑的是 , 他在很多时刻的确言行如一地践行着自己所秉持的“道德” 。
甚至 , 从主观上讲 , 他比剧中任何一个都更注重“道德”二字 , 他更是时时刻刻坚守自己心中的“道德” 。
「中国好人」丁蟹被嫌弃的一生
文章图片
这一时期的丁蟹非常具有迷惑特质 , 不少观众表示 , 童年时看到此时的丁蟹几乎可以自我代入 。
为什么大家能够将自动代入一个恶人?
显然 , 丁蟹所奉行的“道德”是能够为观众所接受的 。
这也是郑少秋在采访中直言“丁蟹是个好人 , 唯一失败的地方就是“太劲(力气太大)”的原因 。
换言之 , 如果丁蟹不是被编剧开了金手指拥有一拳打死人的神力 , 如果他在体格上更弱小一点 , 运气更差一点 , 或许他就是一个脾气暴躁但又古道热肠的邻家大爷 。
「中国好人」丁蟹被嫌弃的一生
文章图片
丁蟹具有小人物非常朴素的正义感 , 也承包了全剧的笑点
这样的人可能到处都是 , 甚至邻居还会说一句 , 真是个好人呐 。
不信?
来看看丁蟹道德观的两大支柱——“道义”和“孝道” 。
丁蟹家中贫穷 , 五个孩子不得不上街偷东西 。 丁蟹得知大儿子偷东西 , 本来非常恼火 , 但大儿子丁孝蟹说是为了偷给挨饿的弟弟吃 , 他立刻变脸 , 夸儿子做得对 , 懂得照顾兄弟 。
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港片中常常出现的“道义”:对亲人或者胜似亲人的人的帮助和保护可以凌驾于现代法律之上 。
尤其在丁蟹成长的上世纪5、60年代的香港 , 社会秩序混乱 , 武侠小说盛行 , 其中所推崇的“江湖道义”正是对现实中无序社会的反叛 。 与庙堂王法相对的江湖道义 , 是底层民众为保证生存、抵制上层倾轧而自发形成的民间道德标准 , 而践行这种标准的 , 则被认为是“民间英雄” 。
「中国好人」丁蟹被嫌弃的一生
文章图片
而早期的丁蟹 , 很显然是以这种传统“民间英雄”的反讽姿态出现的 。
譬如 , 当方进新和丁蟹吵架 , 大儿子丁孝蟹立刻拿起凳子要砸方进新 , 丁蟹非常义正言辞地挡住 , 并说 , 方叔叔是我的朋友 , 就算他有任何地方对不起我 , 我都不允许别人伤害他 。
够义气 。
然而 , 方进新最后是他亲手打死的 。
后来他决心向当年追杀自己的华人探长和大毒枭报仇 。 眼见大毒枭堆在地上求自己放过自己的结发妻子 , 他顿时道义上头 , 认为对方念及亲情 , 是条汉子 , 于是放对方一条生路 。
看到大毒枭在地上艰难爬行 , 他还要上前去帮其捡起拐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