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杨广
讲解专家:文小敏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主任 , 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第二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 。 现为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第二届理事务常务理事、全国膏方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副主任委员 。
文章插图
小暑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或8日 ,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 , 也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 , 代表着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 , “暑 , 热也 , 就热之中分为大小 , 月初为小 , 月中为大 , 今则热气犹小也 。 ”小暑意味着盛夏的开始 , 气温会逐渐升高 , 并进入伏旱期 。 虽然天气炎热 , 但又没到最热的时候 , 所以叫“小暑” 。 俗话说“大暑小暑 , 灌死老鼠” , 小暑时节 , 除了气候炎热外 , 各地也进入了雷暴最多的季节 。
冬病夏治 温补阳气
《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到:“阳气者 , 若天与日 , 失其所 , 则折寿而不彰 。 ”意思就是人身上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 , 如果阳气失去了正常的位次而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 , 人就会减损寿命或夭折 , 生命机能亦暗弱不足 , 可见人之阳气的重要 。 小暑是一年当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 , 是清除体内寒湿 , 冬病夏治的最好时机 。 冬为阴 , 夏为阳 , 夏季三伏时令 , 可通过温补阳气 , 散寒驱邪 , 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 , 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 , 祛除阴寒之病邪 , 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的目的 , 比如慢性咳嗽 , 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畏寒、体虚易感等 。
吃苦有益 清热去暑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 , 人体消耗大 , 所谓“无病三分虚” 。 这个时候往往会出现精神疲惫、口苦苔腻、胸腹胀闷等症状 , 要注意解热防暑 , 补充体力 , 不可贪凉饮冷 , 不要熬夜 , 注意休息 。 建议多吃苦味和酸味食物 , 能敛汗止泻祛湿 , 生津解渴 , 健胃消食 , 增进食欲 。 比如西瓜、黄瓜、冬瓜、茄子、薏米、山药、绿豆等 , 这些食物味甘性凉 , 具有清热、去暑、解毒的作用 。
暑必兼湿 预防湿热
所谓暑必兼湿 , 尤其是地理位置独特的广东地区 , 这个时候湿热病易发多发 。 湿热病是受湿热病邪引起的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的一种外感热病 , 临床表现为发热、身热不扬 , 头痛而重、身重而痛 , 口苦 , 胸痞 , 尿黄而短 , 舌质红 , 舌苔黄腻 , 脉濡数等 。 日常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 , 不宜暴饮暴食、酗酒 , 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甘甜饮料、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喝酒(湿热之性最大) 。 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 , 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 , 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 另可多食用祛湿的食物如绿豆、冬瓜、丝瓜、赤小豆、西瓜、绿茶、花茶等 。 需要注意的是 , 不要小看任何一种疾病 , 若食疗不能缓解湿热病证时 , 应及时就医 , 遵医嘱用药 , 调养身体 。
中医理论是讲平衡的 , 只要人体气血阴阳平衡 , 就是健康 , 不足的是虚弱 , 需补养 , 多余的是病邪 , 要祛除 , 以达到新的平衡 , 恢复身体健康 。
【小暑|顺时生活|小暑养阳,预防湿热】编辑:王敏
- 退休之后,我的生活过得非常幸福
- 上班族早安正能量经典语录
- 定下阳光家庭契约,迎接小学生活,写给果果7岁生日的信
- 缓解|每5人至少1人中招,生活中这样缓解
- 她受继母虐待从小跟着叔叔生活,帮离婚多次的叔叔养大孩子
- 大关节|类风湿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 不良症状|【禁毒知识】美好生活,从禁毒拒毒开始
- 李双庆|完美健康生活|春节将至,华西专家提醒你:胡吃海塞要不得!
- 中年单身女人,你做好一个人生活的准备了吗?
- 患者|【关爱麻风患者 共创美好生活】金东区开展“世界防治麻风病日”走访慰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