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七月·拥抱盛夏,何惧小暑连大暑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李雨心
民间有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迈入公历7月,也意味着炎热的酷暑已经近在眼前了。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而在小暑之后,高温难熬的三伏天已然准备就绪,向人们挥手问好了。
据悉,三伏天是指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按照民谚“夏至三庚数头伏”的算法,意为从节气夏至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计算可知,2021年的入伏时间是7月11日,且“三伏”的时长达到40天。
吃饺子、尝新酒、喝伏茶、晒书……苦夏虽烦闷,但在古人关于节气变化的智慧中,也能收获不少有趣又合时宜的习俗活动。不如敞开怀抱,拥抱马上要到来的赤日炎炎的盛夏吧。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节日|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七月·拥抱盛夏,何惧小暑连大暑
文章插图

《荷塘消夏图》宋·苏汉臣
7月7日 小暑(农历五月二十八)
“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能够清晰地看到对于小暑的解析描述。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所以称之为小暑。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意思是指小暑之后,地面上不再有一丝凉风,所有的风中都夹杂着热气。唐代诗人元稹也在《小暑六月节》中写到:“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农谚有云:“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这说明进入小暑后,降雨也随之增加,伴随着温度的升高,夏日的潮湿感也随之而来。在热气铺面而来的高温天气,自然是要吃点好的,才能熬过漫长的苦夏。于是,就有了“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民间俗语。古籍《魏氏春秋》有载:“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此外,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也写到:“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
在古代,小民间还有“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节气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
天贶逢佳节,地灵钟异人。
节日|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七月·拥抱盛夏,何惧小暑连大暑
文章插图

元·刘贯道 《消夏图》
7月15日 天贶节(农历六月初六)
提起传统节日,也许人们都知农历一月一春节,二月二龙抬头,五月五端午节,九月九重阳节……但说起农历六月六的天贶节,大多数都不甚了解抑或从未听闻。“天贶节”起源于北宋,为宋真宗赵恒所创。据传,赵恒在某年的农历六月六声称,自己收到了上苍赐给他一部经书,故而命名“天贶节”,而“贶”有“赠予、赏赐”的意思……
随着岁月变迁,天贶节的原本含义已被人们逐渐淡忘,而“晒”成为该节日的关键词。据悉,此类习俗来源于唐代,相传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天(印度)取佛经回国,过海时,经文被海水浸湿,于六月初六将经文取出晒干,后此日变成吉利的日子。于是,衍生出了在当天晾晒衣物、书籍等习俗。民谚有“六月六,家家晒红绿”一说,其中“红绿”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家家户户都在农历六月六于大门前曝晒衣服,此后形成习俗。
日,晒銮驾,民间亦晒其衣物,老儒破书,贫女敝缊,反覆勤日光,晡乃收。”清朝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记载:“京师于六月六日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虫蠹。”。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节日|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七月·拥抱盛夏,何惧小暑连大暑】7月22日 大暑(农历六月十三)
大暑一到,就意味着该年的二十四节气,已经过去一半了。作为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时节正值“三伏天”的中伏前后,表明天气进入了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谚语有云:“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大暑代表着炎热至极的天气。
与小暑相同,中国古人也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不论是闷热的天气,还是忽然而至的暴雨,高温之下,人们的胃口和精神状态也极易受影响。而讲究“不节不食”的古人,自然想出了应对时节的饮食法。
晒伏姜、喝伏茶、吃伏羊……“以热制热”的饮食更为古人所青睐,进食如羊肉、姜等温热性的食材成为度过“三伏天”的选择。民间有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人们认为吃姜有助于散发体表的热气。而“吃伏羊”的习俗,则在江苏徐州传承了上千年,安徽萧县也有“伏羊宴”这一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