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慕布作为嫡兄阿济格的属人而受牵连主要有三次

赖慕布(1611-1646) , 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三子 , 母庶妃西林觉罗氏 。 天聪八年(1634)四月 , 由闲散宗室授为备御;崇德四年(1639)九月 , 被任命为议政大臣 , 三年后因故革职;顺治二年(1645)二月 , 封奉恩将军;三年五月卒 。 顺治十年(1653)五月 , 追封为辅国公 , 谥“介直” 。

赖慕布作为嫡兄阿济格的属人而受牵连主要有三次
文章图片
从历史记载来看 , 赖慕布的一生似乎充满了“唐突” 。 首先是崇德四年议政大臣的授予比较突兀 , 其先既无办差效力的铺垫 , 也没有斩获军功的记述 , 这种情形在清代的历史文本中属实不多见 。 二是崇德七年 , 赖慕布因受阿济格牵连被罢免承政之职并险些失去宗室资格 , 但其身后却被追谥为“介直” 。 阿济格是获罪赐死的 , 赖慕布的“介直”似应因不阿附于阿济格而来 , 然而 , 从《清太宗实录》的相关记载来看却并不尽然 。
赖慕布作为嫡兄阿济格的属人而受牵连主要有三次 。 一次是阿济格擅自行猎被图赖所揭发 , 当参政吴达海、巴哈纳、理事官纳尔赛等欲将此事奏闻时 , 他谎称自己将亲自跟郑亲王解释 , 不许大臣们上奏 , 次日 , 阿济格不但没有让郑亲王知道此事 , 还一问三不知 , 意图抵赖 。 事后 , 阿济格因此被判罚银二百两 , 而赖慕布却因谎称没有听到阿济格说“我亦欲告和硕郑亲王”之言而被“坐以应得之罪 。 ”

赖慕布作为嫡兄阿济格的属人而受牵连主要有三次
文章图片
一次是阿济格和篇古在关雎宫宸妃丧期内“弹弦为戏”、“歌舞作乐” , 身为议政大臣的赖慕布因“不行禁止 , 又不奏闻” , 被有司“拟黜宗室籍为民 , 鞭一百 , 籍没家产 。 ”后因此案牵扯到大臣太多 , 加之因妃子丧事处罚领兵的大臣似乎也并非荣耀之事 , 皇太极便一律从轻处置 , 免去了包括赖慕布在内的众人之罪 。
但最后一次时 , 赖慕布就没那么幸运了 。 崇德七年 , 在议定松锦大诸臣功过时 , 武英郡王阿济格被列出如下罪状:
“率兵驻高桥 , 以军行劳苦 , 辄思遁走;又当兵丁更番回时 , 有愿与诸章京潜归之语;又上以锦州克捷 , 御笃恭殿宴赉诸王贝勒大臣 , 阿济格不俟颁赏 , 擅归私第;又高桥获敌约二十人 , 不请上命辄行纵释;又围明宁远时 , 不守汛地 , 私往田猎 , 以致援兵得入宁远城 。 ”

赖慕布作为嫡兄阿济格的属人而受牵连主要有三次
文章图片
这些罪状总结起来大概就一条:漫无军纪、牢骚满腹 , 见于其引起的不良后果 , 对阿济格处以严厉的处罚大概也无可厚非 。 然而 , 皇太极却仅仅对当事人阿济格处以了物质上的处罚 , 以至于《清太宗实录》的编撰者在此处特别用了“止罚银万两”的描述 , 大概也是觉得不可思议吧 。 但更不可思议的却是赖慕布 , 涉及此案的多铎因“容隐不举”、“徇庇通信”被罚银一千五百两;“未行劝阻”的梅勒章京、工部参政星讷被免罪 , 但“不行劝阻”的赖慕布却被“革世职、罢议政大臣任 , 罚银一百两” , 并附加“不许在阿济格处行走 。 ”

赖慕布作为嫡兄阿济格的属人而受牵连主要有三次
文章图片
那么 , 问题来了 。 综合三次因阿济格而获罪的缘由 , 我们并没有看出赖慕布与阿济格有争执、不睦或抵触的情形 。 相反 , 他倒是几次三番尝试着为阿济格“遮掩” , 不然皇太极又为何特别指示将他调离阿济格呢?如果赖慕布是党附于阿济格的 , 又为何追谥为“介直”?史料所限 , 赖慕布身上的这些矛盾 , 笔者暂未得以明晰 。

赖慕布作为嫡兄阿济格的属人而受牵连主要有三次
文章图片
赖慕布作为嫡兄阿济格的属人而受牵连主要有三次】赖慕布子一 , 来祜 , 顺治三年袭奉恩将军 , 不久晋封为三等镇国将军 , 顺治八年闰二月晋封为辅国公 , 子孙隶正蓝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