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在主宰命运?


到底是什么在主宰命运?
文章图片
今天我们来聊几个孟子给当时君王们提出了建议 , 为什么要单独拿出这些建议来讨论呢?因为这些建议所包含的思想内涵对于我们的人生有着很不错的指导意义 。
首先要“贵德而尊士 , 贤者在位 , 能者在职” , 这是基于王道精神而提出的具体建议 。
身为领导人一定要崇尚政治道德 , 尊重下属 , 珍惜人才 。
而所谓“贤者在位 , 能者在职” , “位”与“职”听起来似乎意思差不多 , 但其实在古代的政治体制中 , 这二者是有很大差别的 。
“位”是一个位置 , 不一定要有实权 , 而是一个帮助决策和把握方向的关键性位置 。
比如明朝永乐帝创立的内阁就是如此 , 内阁是正四品 , 官职不大 , 也没有实权 。
因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 , 皇帝直管六部 , 所以皇帝很多时候要处理的公务太多 , 这个时候就需要内阁的大学士们帮助皇帝出谋划策 , 内阁大学士只有建议的权力 , 没有下达和执行的真正的行政权力 。
但尽管他们没有权力 , 官职也不高 , 但他们接触到的都是国家最高政务 , 而且他们的建议往往都会对皇帝的最终决策产生影响 , 所以非要“贤”能之人方可胜任 , 否则就会对国家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
而所谓“职”则是真正去运用行政权力的执行者 , 是去切实处理问题的官员 。
所以对于这种官员则一定要选用有能力、办法多的人去 , 否则是做不好的 。
这是一个在为政用人方面的大原则 , 时至今日这个原则依然还适用 。
把握好这为政用人的原则 , 也就有了第二点“国家闲暇”时的问题 , 闲暇不是什么也不干 , 而是国家治理的好 , 没有外敌入侵 , 天下太平 , 百姓安居的状态 。
一个国家一旦出现这种状态 , 那么一方面说明治理有方 , 但另一方面则要引起重视了 。

到底是什么在主宰命运?
文章图片
到底是什么在主宰命运?】因为纵观各朝各代的发展 , 一旦一个朝代进入盛世 , 那么势必要走向衰落 。
我们看《红楼梦》就知道 , 乾隆晚期社会安定富足 , 富家子弟无所事事 , 整日跟小姐们饮酒作乐 。 这种社会风气一旦形成 , 那么盛世便真如梦一般 , 很快就要破灭了 。
《诗经》讲:“天作孽 , 犹可违 。 自作孽 , 不可活 。 ”
很多时候人并不怕天 , 人类诞生这么久了 , 地震、海啸等等不可控因素经历过太多 , 但哪一次人类依靠自身智慧和团结挺了过来 。
人往往都灭在了自己的手里 , 就拿当代的人们来说 , 老一辈的人经历过艰苦奋斗的年代 , 通过劳动一点一点置办起家业 。
到了下一辈虽然条件好了一些 , 但受到父母的教育 , 依然还懂得生活不易 , 赚钱艰辛 , 所以往往还是保留着一些朴素的品德 , 在不断奋斗 , 家业也就越来越兴旺了 。
而到了第三代人 , 一出生家中已经富足 , 更没有经历过忍冻挨饿的艰难苦困 , 再加上老一辈心疼子孙 , 往往都认为要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环境 , 结果反而害了孩子 。
老子有三宝 , “一曰慈 , 二曰俭 , 三不敢为天下先” , 这是个人乃至社会长久昌盛的不二法门 。
但现在的年轻一代的观念中 , 即没有慈孝 , 对父母长辈毫无感恩之心 。 更不懂节俭 , 放纵虚荣心 , 一心追求豪车名牌 。 而且总是把幼稚浅薄的思想见识当做个性 , 凡事总要以个性、潮流说事 , 处处争先 。
正所谓“观今宜鉴古 , 无古不成今” 。 这种现象 , 历史上重复上演过无数次 , 其结局历史早有定论 。
所以当代的我们该如何去面对这种社会风气 , 值得好好反思 。
孟子在当时 , 结合时代背景提出了如下建议:“及是时 , 明其政刑 , 虽大国 , 必畏之矣 。 ”也就是这正是时机来清明政刑 , 如此一来哪怕是强大的国家 , 都不敢轻视你 。
字面上理解似乎是句空话 , 但其实有其内涵 。
古文微言大义 , “明其政刑”中的“明”既为动词 , 代表清明、明朗 , 同样也是形容词 , 暗含当前状态问题重重 。
而且古代政体没有明确到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等具体范畴 , 所以一句“明其政刑”就代表改变社会整体现状 , 去除不良社会风气 , 通过手段干预让社会重回正轨 。
所以孟子的意思就是当下必须要去做出改变 , 已经刻不容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