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独特的金阳彝族泥染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项目名称:彝族泥染
名录级别:省级
代表性传承人:里其么日作、阿苦么牛作(省级)
保护单位:金阳县文化馆

全世界独特的金阳彝族泥染
文章图片
泥染成品
彝族传统印染技术历史悠久 。
全世界独特的金阳彝族泥染】生活在大凉山的彝族先民很早就探索出了利用植物制成染料 , 染制嚓尔瓦、毛裙、衣褂、头帕、披毡等羊毛、葛麻、丝织物的技法 。
南诏时期 , 彝族人就已掌握了包括练、浆、浸、煮、媒、埋、蒸、晒、泡、洗、晾等多道工序在内的整套印染技艺 。
泥染是彝族印染技术中重要的一项 , 以黑色、蓝色、深蓝色、蓝黑色等深色为主调 , 被称为“凉山彝族染黑” , 它以玄虚、严肃、冷穆 , 丰富的审美层次表现出彝族人尚黒习俗和大气、淳朴的自然之风 。

全世界独特的金阳彝族泥染
文章图片
将几种天然植物染料按不同比例配置舂揉
泥染是将蓝靛等自然界采集到的含色素的染色用料提取染液 , 经脱水、发酵 , 形成膏泥 , 将膏泥晒干研磨 , 借助马蹄叶草、核桃及马桑树枝叶果皮等纯天然植物媒染剂 , 再经特有的沼泽泥水浸泡、濯洗等特殊工序 , 给棉、毛、麻、丝等制品上色的一种印染技艺 。
流传于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九口、昭觉县四开、金阳县阿勒南瓦三个地方的彝族泥染在凉山彝族地区久负盛名 , 其中金阳县阿勒南瓦的彝族泥染 , 因其所染纺织物色彩庄重 , 不退色 , 光泽度好 , 技艺独特、成熟而远近闻名 。
当地的彝族泥染技艺以传承彝族古老的印染方法为主 , 同时也有一定的创新 , 其具体的程序和方法如下:
1
在每年万物复苏的3月 , 将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蓝靛(彝语叫“克”)的种籽播撒育苗 , 4至5月时再将蓝靛苗移栽地里 , 7至8月时开始收割 , 摘取蓝靛叶片 , 并将叶片晒成半干状 , 即晒去叶片中80%左右的水分 , 然后装入用树叶裹严的宽大的竹筐里让其发酵 , 待蓝靛叶完全发酵、腐烂后舂成烂泥 。

全世界独特的金阳彝族泥染
文章图片
发酵后的泥染染剂
在舂蓝靛的过程中 , 可加入少量青核桃树叶和青核桃皮等媒染剂 。 之后 , 将舂好的蓝靛烂泥搓揉成一个个2斤左右的饼 , 将饼晒干待用 。

全世界独特的金阳彝族泥染
文章图片
将舂揉后的染料制成圆饼状晾晒
2

全世界独特的金阳彝族泥染
文章图片
天然植物染料——马蹄叶
到9月 , 野生的马蹄叶草已生长成熟 , 将马蹄叶连根拔起 , 晒干待用;同时摘取一些青核桃枝叶、青核桃皮 , 以及绿色乌柏叶皮若干备用 。

全世界独特的金阳彝族泥染
文章图片
配置好晾干的天然植物染料成品
3

全世界独特的金阳彝族泥染
文章图片
将配置好晾干的染料制成灰 , 筛出细面备用
依照染一件羊毛披毡的用量来计 , 用5斤左右晒干的蓝靛饼 , 掰成手指头大小的颗粒放入大木桶 , 将晒干的马蹄叶草叶、茎、根烧成灰 , 再用筛子晒过 , 取马蹄叶草灰两碗也倒进木桶里 , 然后用10斤特定的沼泽泥水浸泡 , 浸泡一天一夜后 , 倒进大铁锅里加热 , 使染剂融化 , 然后倒进木桶里盖好 。

全世界独特的金阳彝族泥染
文章图片
加热至合适温度开始染织
到第二天又将染剂加热 , 再倒进木桶里 , 这样反复进行三次(即3个昼夜)后 , 液体明显变成黏糊糊的 , 用手触摸有粘性 , 这时 , 将羊毛披毡浸泡在木桶里 , 边泡边揉 , 晚上浸泡 , 白天拿出晾晒 。

全世界独特的金阳彝族泥染
文章图片
染织搓揉到合适时刮掉多余的染剂
4
每次从木桶拿出染物晾晒时 , 须用刀刮净附在被染物上稀泥状的染剂 。
在晾晒羊毛披毡期间 , 将马桑树皮、乌柏树枝叶、沼泽泥水和少许白酒一起加入锅内 。

全世界独特的金阳彝族泥染
文章图片
将天然植物染料放到铁锅内加沼泽水加热
如此反复进行7个昼夜 , 纺织物的颜色一天比一天浓 , 色泽一天比一天好 , 到了第7天 , 所染的披毡已变成深蓝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