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局是当代年轻人的社交困扰吗?

你喜欢参加饭局吗?当然 , 和好朋友聚会那种不算 , 小编想说的是因各种人际往来不得不约的饭 。
不喜欢饭局的理由因人而异:
“一天工作完累得不行 , 再参加饭局 , 回家都不知道几点了 。 ”
“我就想到点下班 , 别再有什么业务关联 , 应酬多了心好累!”
“安静独处不香吗?社恐不适合任何饭局 。 ”
……
有些职场年轻人不喜饭局 , 甚至恐惧饭局 , 觉得饭局就是带假面具交际 , 但同样 , 也有人骨子里就热衷饭局 , 不论能否在交际场游刃有余 , 他们总能通过饭局收获些什么 。
关于饭局 , 你怎么看?
01
源远流长的饭局文化 , 能识人 。
“饭局”一词 , 要回溯到1000多年前的宋代 。 据称宋代文人最早将聚餐吃的“饭”和下棋术语中的“局”组合 , 引申出“饭桌之局” , 如棋场对弈般 , 饭桌上也要审情度势 , 简单来说就是“别被饭局上的圈套给套住了” 。

饭局是当代年轻人的社交困扰吗?
文章图片
*电影《饭局也疯狂》中就展现了许多的饭局现象 。
对于饭局 , 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小编记得第一次参加工作和领导们聚餐 , 不小心坐上了“C位” , 后来被劝500ml可乐自罚 , 这段记忆如今想起还是尴尬 。 所以不讲究的饭局也就罢了 , 若讲究起来 , 吃个饭扣分点不要太多 。
小到谁先动筷子吃菜 , 大到座序安排 , 许多没有明文的规则束缚我们 , 对不甚酒力的人来说 , 最要命的还要属饭桌文化里的“无酒不成席” 。 迟到“自罚三杯” , 菜上齐了“共饮一杯” , 彼此“感情深 , 一口闷” , 劝酒理由五花八门 , 总之“不醉不归” 。

饭局是当代年轻人的社交困扰吗?
文章图片
*电视剧《小舍得》里南俪被劝酒 。
饭桌上如果只是吃吃喝喝 , 的确不足以支持饭局文化的源远流长 , 实际上 , 饭局一直是人们交际和应酬的重要手段 。 正如俗话所说 , 想了解一个人 , 就从和他吃饭开始;想毁灭一个人 , 也从和他吃饭开始 。
回溯历史 , “鸿门宴”、“煮酒论英雄”、“杯酒释兵权”、“火烧庆功楼”哪个不是在饭局上搞事?此外 , 其实不论中西 , 在饭局文化中 , 一个人的“吃相” , 也一定程度反映了个人素养 。
主持人曾子墨就在自传里写 , 她进入投资银行面试的最后一关是吃饭 。 面试官会观察面试者吃饭过程的种种细节 , 大口啃牛排是要不得的 , 酒点最贵的和最便宜的都不如点价格居中的 , 主菜比起龙虾的费事和牛排羊排的“暴发户”嫌疑 , 选鱼既健康又简单……

饭局是当代年轻人的社交困扰吗?
文章图片
*电视剧《风平浪静的闲暇》大岛凪在聚会里读空气 。
见到那些逢酒必醉 , 醉后必说是非的人 , 谁不摇头sayno?面对一贯蹭吃蹭喝 , 喜欢占便宜的人 , 谁愿意再和他约一局?有人很喜欢在酒桌上劝酒 , 看别人喝醉的丑态 , 还有那些喜欢翻菜 , 不注重文明礼仪……细数下来 , 饭局可探究的事情就太多了 。
02
重要时刻 , 从不缺饭局的影子 。
《鲁迅的饭局》一书 , 记录了鲁迅从1912年到1936年里所参加的重要饭局 , 虽然文章都是从吃饭这个点切入 , 但实际上 , 读下来会发现 , 展现的其实是 , 人生大小饭局如何决定和影响一个人的社交圈 。
在这些饭局里 , 我们知道了谁与鲁迅亲近 , 哪些又仅仅是一面之缘;哪些饭局是为了答谢请客 , 哪些又算账算得门儿清;牵扯我们熟知的民国文人 , 贯穿各种历史文学事件……有趣的是 , 也记录了不愉快的饭局 , 比如1928年 , 鲁迅和林语堂吃饭就有过一言不合 。

饭局是当代年轻人的社交困扰吗?
文章图片
*电影《黄金时代》展现了鲁迅爱和文青约饭的一面 。
引申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 饭局是不是也曾构成了你人生的某个改变或转折?
试问我们自己 , 曾吃过的饭局都是在哪儿吃 , 和谁吃 , 为什么而约起 , 我们又曾在饭局上交流过什么样的感情、拓宽过哪些见识、结识过什么人脉、解决掉哪件烦恼、遣散掉哪种情绪……说不定曾吃过的哪顿饭就堪比“巴菲特的午餐” 。
饭局似乎能窥探人心内里 , 端着再高的架子 , 一杯酒下肚就升温了关系 。 似乎也没有什么是一顿烧烤不能解决的 , 如果有就两顿 。 许多综艺节目里也喜欢搞搞饭局 , 不怎么熟悉的人聚在一起吃个饭 , 有时就被拉近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