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有何特殊,为什么连知县都不敢得罪?你看看他们有何特权
“御笔封题墨未乾 , 君恩重许拜金銮 。 故乡若问登科事 , 便是当初老榜官 。 ——《登第报家人》”
古时候的科举制度 , 是很多平凡出身的人改变命运的机会 , 有的人甚至能够通过科举考试“平步青云” 。 如果中了状元、榜眼、探花自然是前途无量 , 但是参加科举的人千千万万 , 竞争压力一点也不比现在的高考小 , 一甲毕竟只有三个 , 那除了一甲之外的其他“考生” , 未来的前途会怎么样呢?
《儒林外史》里有一则著名的故事《范进中举》 , 范进在中了秀才之后 , 周围的乡亲们对他的态度依旧很差 , 屠夫都对他吆来喝去;等到范进中了举人之后 , 相亲们对他的态度马上恭敬和善起来 , 还称呼他“范老爷” , 甚至连前任知县都对他“恭敬有加” , 赶来“巴结”他 。
文章图片
知县顾名思义 , 是一个县的管理者 , 从官职上来说近似于现在的县长 。 然而知县在古时候的实权是远远大于现在的县长的 。 县里大到政策制定 , 小到官司诉讼 , 都要由县长决断 , 再加上天高皇帝远 , 知县可以说是一个县里的土皇帝也不为过 。 权力这么大的知县 , 为什么不敢得罪一个没有任何官职的举人呢?举人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 , 他们又能“做”什么呢?
举人是什么?
状元、探花之类的名次我们经常听说 , 但是很多人对于举人到底是什么却不太清楚 。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 , 举人到底是什么?举人这个词的出现远早于科举制度的出现 , 在我国不同的朝代 , 举人的意思略有不同 。 大体上能划分成3种解释 。
【“举人”有何特殊,为什么连知县都不敢得罪?你看看他们有何特权】举有推举、选拔的意思 , 所以“举人”第一种意思 , 可以做动词指举荐人才 , 也可以做名词指被推举的人 。 这种意义主要用于汉朝 , 当时并没有考试、科举之类的制度 , 因此朝廷中的人才都是通过举荐被任用的 , 大概就是现在的“内推” 。
文章图片
到了隋朝末和唐宋时期 , 有了一种考试科目 , 叫进士科 。 不过这个考试不是谁都能参加 , 参加进士科的人是需要通过地方推举出来的 , 这种被地方举荐到京城考试的人就叫举人 。 不过我们今天说的这种“举人”是第三种意思 , 在明清时期 , 通过科举在乡试中考中的人就叫举人 , 《范进中举》中的举人就是这种意思 。
科举制度的首创时间无固定说法 , 科举经历了唐朝的发展、宋朝的改革、元朝的衰落 , 到了明清的鼎盛时期 。 明清时期的科举从下到上依次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 童试是县级考试 , 考过的人称“童生”;院试是州府级考试 , 童生考过第一级院试成为秀才 , 秀才考过第二级院试可以参与乡试 。
文章图片
乡试是省级考试 , 每三年才举办一次 , 全省录取人数少则几十个 , 多则一百多个 , 竞争非常激烈 , 通过乡试的人就称为“举人” 。 举人可以参加会试 , 中了会试就可以进入殿试 。 进入殿试之后就不再“淘汰” , 所有人只排“名次” , 分三个等级 , 一甲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算是“进士出身” , 三甲算是“同进士出身” 。
举人能做什么?
从科举的制度来看 , 举人好像也不过是通过乡试的人 , 连会试能不能通过都不一定 , 为什么知县都不敢得罪举人 , 甚至还要巴结对方呢?这是因为乡试算是科举中的一道分界线 , 中了举人之后 , 无论之后的会试能不能通过 , 都已经有了入朝为官的资格 。 而没有中举的人就与仕途无缘了 。
文章图片
举人一旦通过了会试 , 那最差的殿试三甲也是同进士出身 , 大多会被外放做个七品官 , 之后再根据功绩升官 。 而三甲中比较优秀被人推荐的 , 能够担任更高的品级 。 而知县也是七品 , 所以对于知县来说 , 举人是极有可能在不久之后和自己平起平坐的 , 甚至会直接比自己“官大一级” , 提前打好关系拉拢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
而如果举人没有成功通过会试 , 也只是直接做七品官的可能性小了一点 , 但是也是具备做官资格的 , 随时可能成为和自己“同朝为官”的人 。 即便可能刚开始的品级低自己一等 , 但是官场难测 , 升官不分先来后到 , 对于有可能在未来成为自己“上司”的人 , 自然也要小心为妙 , 不能轻易得罪 。
- 麝香|皇帝明明瞧不起颂芝,为何要“破她身子”?你看她掌握了啥秘密
- 虚假繁荣的“大正时代”:日本政党为何无法阻止军部崛起?
- 管仲有一毒计,轻而易举就灭掉他国,现在却成了美国的“杀手锏”
- “千古一帝的”的康熙皇帝,为什么让一群“孩子”生擒鳌拜?
- 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未应验,并非其计算有误,而是另有原因
- 《红楼梦》有个“脂砚斋”,存在就是个谜,看破他,不要迷信他!
- 幼儿园出现“戴面具的爷爷”,欺负4岁小女孩,内裤上有血迹
- 欧洲的“匈人帝国”,疆域有多大?
- 从黄忠的事迹来看汉末的“忠烈观”
- 他绝望之际拿出的一份自以为能“保命诏书”,没有想到是这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