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宁的定林寺塔,倾斜了800年而不倒,刘勰卒于该塔下

定林寺斜塔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方山西北麓 , 作为金陵名刹“48景”之一的定林寺 , 在佛教界有“南定林、北少林”的美誉 。 该塔始建于南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 , 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 塔高约14.5米 , 为七级八面砖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 , 目前是南京历史最久的楼阁式硬塔 。 在维修以前 , 腰檐、塔顶及塔刹已毁 , 塔身严重向西北倾斜 , 倾斜度超过了闻名于世的意大利比萨斜塔 。

南京江宁的定林寺塔,倾斜了800年而不倒,刘勰卒于该塔下
文章图片
方山是一座死火山 , 800年前南宋古人建塔时 , 是建在火山滚岩上的 , 由于一侧的水把土逐渐冲走 , 塔的基础松动 , 造成了基岩南高北低 , 宝塔向北面一方侧偏 , 直到逼近8°倒塌“死亡线” 。 2002年底测得塔顶已偏离塔基中心1.6米 , 倾斜度达7°32' , 经计算 , 其倾斜度超过8° , 随时有可能发生散塌破坏 。 2003年 , 南京江宁方山的定林寺塔被“纠偏”加固 , 斜度从7°59′被拉回到5°35′ 。

南京江宁的定林寺塔,倾斜了800年而不倒,刘勰卒于该塔下
文章图片
在南朝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 , 有一名克什米尔高僧在钟山建定林寺 , 之后上定林寺毁于战火 。 到了南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另外一名高僧来到今天的江宁区方山之西北麓修建了定林寺 。 梁朝时禅宗之祖达摩来中国参禅的第一道场设于定林寺 , 至今尚保留有“达摩崖”等历史古迹 。 然而 , 在饱经沧桑后 , 仅剩下当年的定林寺塔了 。 南京钟山定林寺 , 是齐梁时期一座影响较大的寺庙 , 刘勰选择在定林寺居住 , 并在此创作出旷世巨篇《文心雕龙》 。

南京江宁的定林寺塔,倾斜了800年而不倒,刘勰卒于该塔下
文章图片
南京江宁的定林寺塔,倾斜了800年而不倒,刘勰卒于该塔下】刘勰 , 字彦和 , 是现在的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东莞镇沈庄人 。 他是南朝梁时期的朝廷大臣 , 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 , 刘宋越骑校尉刘尚之子 。 刘勰的一生和这座寺庙关系密切 , 缘分深厚 。 他先后三次到定林寺 , 最后在定林寺出家并卒于此 。 刘勰第一次到定林寺 , 是在他的青年时代 , 约20岁以后 。 刘勰父亲早亡 , 相依为命的母亲又离他而去 , 年轻的刘勰在守孝三年后 , 于(公元483年一493年)不得不离开世居的镇江故居 , 选择了建康(今南京)定林寺落脚 。

南京江宁的定林寺塔,倾斜了800年而不倒,刘勰卒于该塔下
文章图片
刘勰在定林寺长达十余年 , 他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 , 刻苦学习 , 潜心研究 , 博通经论 。 刘勰在协助僧祐整理佛教经典的过程中 , 撰写了大量佛学文章以及碑记塔铭 。 梁武帝天监七至八(508一509)年间 , 刘勰奉诏第二次到定林寺 , 此次刘勰到定林寺 , 参与《众经要抄》一书的编辑 , 前后不到一年时间 。 刘勰第三次奉诏到定林寺 , 时间虽然难以考证 , 但不少资料表明 , 是在昭明太子萧统死后 , 即梁中大通三年(531年)四月以后 。

南京江宁的定林寺塔,倾斜了800年而不倒,刘勰卒于该塔下
文章图片
同年五月皇帝下诏立了新的皇太子 , 任命了新的东宫通事舍人 , 刘勰既不得留任 , 又未有新的官职 。 据史学家查证 , 刘勰当时没有更好的选择 , 只有在定林寺撰写经文 , 到后来得到皇帝命令 , 他在定林寺出家 , 出家后不到一年他就去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