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感悟: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但凡上过历史课的朋友都会发现 , 历史的发展总是成王败寇、王朝更替和兴衰往复的过程 , 而这个不断往复的变化并不会因为人的主观意见而改变 , 犹如咆哮滚滚的洪流奔涌向前 , 无人能挡 , 这就是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性 , 这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 那么就有人问了 , 到底这种往复和趋势是如何形成的呢?其实很简单 , 如果学过物理的朋友都知道“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历史发展和物理是一样的 , 历史发展的每一次变革和往复也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实现量变到质变的几个过程:
文章图片
第一阶段:天下大治 。 任何一个王朝新立 , 都是在天下大乱之后 , 为了汲取上一个王朝或者时代的大乱教训 , 新立的王朝都会采取恢复经济和社会秩序的大治国策 , 此时 , 人口虽然比较少 , 但有荒可垦 , 故老百姓安居乐业 , 生活水平逐渐提升改善 , 这也是老百姓心目中的黄金时代;
第二阶段:“内卷”下的资源紧缺 。 经历数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天下大治 , 人口逐渐增多 , 荒地则相对愈发减少 , 而新开垦的荒地不是土质不好就是水源不足 , 于是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 加之赋税的增加 , 老百姓生活水平每况愈下 , 不明就里的老百姓只好烧香拜佛 , 嗟叹自己的命运不济 , 像极了今天流行的“内卷”状态;
第三阶段:小乱到大乱的量变 。 在“内卷”的社会状态下 , 士大夫和统治者们纵使有救世之心 , 亦无救世之力 , 如若遭遇天灾人祸 , 士大夫和统治阶层也只能放任社会自然演化 , 等到土匪横行 , 农民起义、各种意欲称王称霸的割据势力揭杆举旗 , 再加上诸如“天下苦秦久矣”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极强煽动性口号的加持 , 顿时整个王朝必会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 , 老百姓的生产停滞 , 社会秩序崩坏 , 小乱变成大乱 , 这已经到了是社会和王朝质变的前夜;
第四阶段:王朝更迭 。 从大治到内卷 , 从内卷到小乱 , 从小乱到大乱 , 从大乱到质变 。 纵观历史的发展路径 , 社会和王朝的演进 , 一直都在遵循着这个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 从未更改 。
回忆古代历史的发展规律 , 这个不断往复的过程是否熟悉 。 譬如西汉王朝 , 其公元前202年立国 , 前60年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国策 , 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 , 才有了支撑汉武帝44年汉匈战争的巨大财力 , 汉匈战争的结果不仅扩张了汉王朝的疆域 , 也奠定了今天我国疆域的早期轮廓 , 而到了汉武帝晚期 , 由于其长期对外战争 , 使得民生凋敝 , 国库空虚 , 为了挽回大厦将倾的局面 , 汉武帝反思其过 , 创造性的发布了《轮台罪己诏》和息兵休养的国策 , 也将奄奄一息的帝国从濒临奔溃的边缘拉了回来 , 避免了先朝秦帝国的覆灭命运 。 紧接着的“昭宣中兴”终于将汉王朝的文治武功推向了巅峰 。 俗话说月满则亏 , “昭宣中兴”过后的而后40年间 , 汉王朝统治阶级逐渐腐朽 , 权臣和外戚为独霸朝政而常年内耗 , 加之汉朝人口膨胀和自然灾害的频发 , 终于在公元9年结束了西汉王朝210年的国祚 , 被王莽的新朝取代 。
文章图片
唐朝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感叹:“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 , 非秦也;族秦者秦也 , 非天下也 。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 , 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 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 ,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读史感悟: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正如杜牧所感叹的一样 , 每个王朝的继任者都在叹息前朝的覆亡教训 , 但真正能吸取教训而改变的又有几个呢 , 所以才有了“后人复哀后人也”的历史往复 。 这就是历史 , 其发展的规律就是由一个个量变聚少成多 , 积小成大 , 最终实现质变的过程 。
文章图片
- 历史揭秘|还珠:同样是塞娅选驸马,为啥选尔康就进京,选尔泰却得入赘?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历史知识丰厚,语言幽默风趣,文字浑然天成
- 一代妖人袁天罡之死,历史上的他到底是怎样的人
- 这些历史冷知识一定会令你大吃一惊
- 甘英没能到达罗马帝国的事实,对于世界历史的进程究竟有多大影响
- 清准战争除了给乾隆带来一位美女,还有什么历史意义?
- 哥伦比亚总统遇袭?历史上曾有三次重大袭击事件,第一件就发生在中国土地上
- 中国历史上灾害治理的成功范例:大唐王朝716年“姚崇治蝗”
- 为何中国导演几乎不碰元朝、明朝的历史剧?现实因素很重要
- 历史上最硬气的王朝,虽只存在15年,却敢于向“万国”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