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耳鸣、眩晕、听力下降,可能是人体最小的骨头罢工了
【 老朱|耳鸣、眩晕、听力下降,可能是人体最小的骨头罢工了】来源:浙大二院
耳背10年,问题出在骨头上?近日,老朱来到浙大二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杨蓓蓓教授的门诊。
60岁出头的他,最显眼的是塞在两耳的助听器。与一般习惯大声说话的耳聋患者不同,这位大伯说话轻声轻语的。
“医生,我耳朵聋了10年了,还能治么?”
经过详细沟通和查看病史,杨主任了解到,老朱这10年来,两只耳朵听力逐渐减退。在经过声导抗、电测听、盖莱试验及颞骨CT的全面评估后,她高度怀疑这是一位耳硬化症患者。
耳硬化?耳朵变硬?是什么?
“你耳朵的问题,非常可能是出在了传递声音的听骨链上,好比原来正常活动的听小骨。突然锈住不能动了,如果做个手术,把生锈的骨头替换成新的,那有可能解决现在的问题。”
一听要手术,老朱犹豫了。但一个月后,老朱却再次来到杨主任门诊。
“杨大夫,我已经考虑好了,这么多年终于等来了希望,而且戴助听器真的太不方便。我想试试,万一成功了呢?再说,不是还有一只耳朵么,万一全聋了我也就死心了,大不了一辈子戴助听器。”
就这样,一张住院预约证开启了老朱的听力康复之路。
人工镫骨,唤醒“沉睡”的耳朵,未曾料到,确诊成了难题。尝试了各种检查,即使是最有提示意义的盖莱试验也没能确认耳硬化症的诊断,剩下唯一的方法就是鼓室探查手术。
但目前患者的助听听阈,尚能满足日常需求,若轻易尝试鼓室探查,进一步植入人工镫骨,稍有不慎可能满盘皆输,甚至导致术耳全聋,要不要冒风险?
文章插图
杨蓓蓓主任用最通俗的言语,解释着这个复杂的医学问题,描述着可能出现的一些风险,反复的沟通和耐心地解释,老朱他们对这个手术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
查房时,老朱坚定地说:“杨主任,我考虑好了,就做右耳吧,你们都跟我说了那么多了,我明白的。”
老朱的信任,成为这名已在耳疾病领域闯荡几十年的医生心中最强劲的助力。
手术如期而至,首选右耳进行,进入中耳鼓室,探查听骨链。太好了,镫骨固定,诊断明确了,就是耳硬化症!
一阵欢欣雀跃之后,随之而来的压力转移到了杨蓓蓓主任身上,成败殊死一战。
大家屏吸围观。
杨主任稳稳地放入了一个如米粒般大小、约4.5mm*0.4mm的人工镫骨,犹如在钢丝上跳舞一般细心而镇定,最后再次检查听骨链,活动非常好,手术这一关算是过了。
手术成功,就真能听见了吗?术后当晚查房
老朱头部包着厚厚的敷料平躺在床上,杨主任问道:“现在感觉怎么样?”
老朱小声说着:“除了动一动稍微有点晕,其他都还好,我现在真的感觉听着清楚多了。”
此时此刻,其实在场的所有人说话都没有刻意提高声调。
术后第二天
轻轻敲响病房门。
“请进!”老朱洪亮地说。
隔着两张病床这么远就能听到了?大家心里犯着嘀咕。
“我好着呢,杨主任,你看,我都不用戴助听器了!”老朱激动地说。
“杨主任,我们真是太感谢您了,这下我不用天天扯着嗓子跟他嗷嗷叫了。”老伴儿开心极了,笑眼弯弯。
术后第三天
老朱已经没有明显的头晕了,还可以起床在病房走动。曾经不爱跟人聊天的他,正在和其他病友侃侃而谈呢!
术后三周
老朱如约复查听力,测听显示右耳气导听阈45dB,较术前提高约25dB。老朱就此彻底告别助听器,与人交流再无障碍。
“是吧,我好得不得了吧?”老朱笑着对杨主任说:“杨教授,啥时候给我做另外一边呀?”
耳硬化症那些事儿耳硬化一定程度上真的是耳朵变“硬”了呢。由于骨迷路原发性局限性骨质吸收,而代以血管丰富的海绵状骨质增生,故称“硬化”。
文章插图
声音传导过程中“卡壳”在了镫骨。镫骨是人体最小的骨头,呈马蹄形,就因为它的罢工,固定不动,进而导致听到的声音打了折扣。
文章插图
这是一种以进行性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中耳疾病。发展到严重影响工作生活通常需要若干年,平时可伴有耳鸣、眩晕表现。
目前耳硬化症的病因尚不明确,有一定的遗传性,多发于白种人,女性更易发病,青壮年为主。
它的确诊也比较困难,通常需要根据症状、耳内镜表现、听力图、家族史、高分辨率CT等来综合判断。
- 大冒险|PS美服2月会免:UFC4、过山车之星、小缇娜强袭龙堡
- 2022最新漂亮早上好问候祝福语唯美冬日风景早安图片动态表情包
- 2022春节早上好动态表情图片带字祝大家春节快乐给您拜年了!
- 妇科检查|乳腺结节、增生易变癌?注意,7类女性更受乳腺癌青睐
- 骑摩托、晒基尼照,63岁奶奶改行做模特身材比少女还火辣
- 无症状感染者|新疆霍尔果斯1月26日新增1例确诊、3例无症状感染者
- 病区|新疆霍尔果斯市疫情:在院患者病情平稳、逐步好转
- 画质|《宝可梦阿尔宙斯》GS 8分:战斗爽、画质破坏沉浸感
- 水果|水果中的“全科医生”,家里要常买!每天1个,远离癌症、痴呆,6大好处找上来
- 对外|暴雪公布了一款还没定名、从未对外的生存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