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以后当官的为何都不愿在京城,反而要到地方去任职?

从秦汉一直到明代 , 京官和地方官的差别都很大 , 在品级、俸禄同等的情况下 , 人们更愿意在京城当官 。 更有甚者 , 比如明代为官者宁可在京城当个七品的小官 , 也不愿到地方当知府 。 这就形成了一种京官贵地方官贱的一种主流思想 。

雍正以后当官的为何都不愿在京城,反而要到地方去任职?
文章图片
以唐代来说 , 就有“郡士多慕省阁 , 不乐外任 。 其折冲果敢有才者 , 先入为中郎郎将 , 次补郡守” , 只有那些在政治上失意的官员 , 才会被外放地方为官 。
宋代的情况也是如此 , 文官们更愿意在京城任职 , 只要是到了地方 , 即便是品级有所提升 , 也被认为是“贬官” 。 当时只要是受到皇帝惩罚或是因为在党争中失利 , 都会被外放至边远地区为官 。
明代更甚 , 那些新科进士们一门心思只想在京城任职 , 那些科、道官一类的小京官十分抢手 。 原因只有一点 , 因为外放官员升职慢 , 远离权力核心 。 而京官升迁几率更多 , 还有可能入阁拜相 。

雍正以后当官的为何都不愿在京城,反而要到地方去任职?
文章图片
然而 , 清代有所不同 , 从雍正以后开始形成了京官贱地方官贵的情况 。 这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原因 。
其一、官员对任职京官、地方官的态度不同
清初时期 , 官场上还没有形成轻视京官的现象 。 当时的很多地方官 , 比如知县、知府如果在考核中获得一等 , 那么照例就会调动京城任职主事、员外郎一类的 , 而且也是官员们梦寐以求的 。
还有 , 在地方为官 , 特别是在哪些边疆地区任官 , 由于事务繁多 , 民风彪悍 , 很难治理 , 做一任地方官确实不易 。 而在京城六部 , 或者是其他衙门任职 , 则是按部就班 , 所涉及的事务并不多 , 参罚之案较少 , 可以避祸全身 。

雍正以后当官的为何都不愿在京城,反而要到地方去任职?
文章图片
到了雍正晚年以后 , 尤其是乾隆朝时 , 随着养廉银制度的成熟 , 吏治也相对宽松 , 文武百官乐于外任的观念也逐渐加强 。
养廉银制度是雍正皇帝开创的 , 旨在提高外任官的经济收入 , 比原来的俸禄要高十几上百倍 。 比如一个总督的养廉银在一万多两 , 就是一个七品的知县 , 养廉银也有一千多两 。 而京官却没有养廉银 , 最多不过拿双俸 , 这与地方官的经济收入十分悬殊 。
到了乾隆中期 , 由于满洲人口生齿日繁 , 所以很多旗人被外放地方为官 。 这些旗人也以外任收入较优 , 也希望混个知县、知府一类的地方官 。
同时 , 自从养廉银制度实行以后 , 地方官也不愿意入京任职 , 特别是在每三年一次的官员考核(称大计) , 那些获得一等的官员按例要升任京官 , 当地的总督往往以“人地相需”奏请朝廷留任 , 这显然是在庇护下属 。

雍正以后当官的为何都不愿在京城,反而要到地方去任职?
文章图片
有一次乾隆南巡途径浙江 , 他召见了浙江道员罗源浩 , 一番召对后对他的印象很好 。 乾隆有意要提拔罗源浩 , 可这个罗源浩似乎并不领情 , 表现得十分勉强 。 于是乾隆让他继续外任道员 , 乾隆感叹说:“人情喜外任而不乐京职 , 大抵皆然” 。 事实上 , 很多由地方官调任京城都是碍于朝廷的任命 , 其态度也很消极 。
其二、皇帝看重地方官而轻视京官
雍正以后当官的为何都不愿在京城,反而要到地方去任职?】京官中只有极少数是高官厚禄 , 大部分都是远离权力核心的中下级官员 。 京官的特点是规律性强、事简、责任轻 , 基本上上班点卯 , 到时领俸禄的差事 。
而地方官灵活性强、事繁、责任重 , 自雍正以后的皇帝更重视地方官的选任 , 那些能力差的地方官每每被替调到京城任职 , 或是将他们调到各部考察 。

雍正以后当官的为何都不愿在京城,反而要到地方去任职?
文章图片
皇帝这样做目的是为了准确考核地方官的能力 , 不让那些庸官们贻误地方政务 。 乾隆三十五年 , 朝廷下令规定在大计中获卓异的州县官 , 必须由皇帝亲自决定升迁去向 , 以保障才能官员在地方效力 。
对于那些不称职的知府和道员 , 乾隆命地方督抚将其改任京官 , 这些人员任京官一定年限后才能获得重新外放的资格 , 乾隆还对这些人严格把关 , 亲自决定是否能外任 。
在很多的清代史料中 , 我们经常见到某某官员“以四品京堂补用”、“以京员用”、“以部员用”等术语 , 其实 , 这就是皇帝对某一个官员不满意 , 将其调到京城任职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