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发|谁“偷”走了你的头发?医生终于说出这些真相

是谁“偷”走了你的头发?
如果把头发比作地球上茂密的森林,不得不承认,近些年有些人的“资源”减少了。
根据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发布的关于脱发人群的调查报告,中国脱发人群约为2.5亿,以20岁到40岁之间为主,比上一代人脱发年龄提前了整整20年。脱发“主力”男性的脱发率,已接近20%。
也就是说,平均每6个人里就有一个人头秃。
“每掉一根头发,就像掉了身上一块肉。”一名30岁的资深脱发人痛苦地说。或许这是大部分脱发人的写照。
脱发大军呈现年轻化、低龄化的趋势是不争的事实。但为什么会脱发,脱发真的“无药可救”吗,植发技术是否安全管用?这些基本问题,值得先弄清楚。
早诊早治是关键
每个人大约有10-15万根头发,头发有生长期、休止期和脱落期。正常生理情况下,每天有30-80根头发脱落,同时也有30-80根头新发生长。
当脱落的头发明显超过新生头发,提示可能出现了脱发的疾病问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吴文育教授对澎湃新闻采访人员表示,大部分脱发可医可治,而早诊早治是脱发治疗的关键。
从大类来分,脱发有瘢痕性脱发和非瘢痕性脱发两种。非瘢痕性脱发,包括雄激素性脱发、产后脱发、生长期脱发等。非瘢痕性脱发经过治疗可以再生长,而疤痕性脱发则难以再长头发。非瘢痕性脱发中,最常见的是雄激素引起的脱发,吴文育说,临床上这类人群占所有脱发人群约90%左右。
这类占比最大的雄激素性脱发,常在青春期后开始发病,脱发大多先从前额两侧鬓角开始,呈“M”形逐渐向头顶延伸,发际线随即开始“失守”。
究其缘由,吴文育解释,人体内有一个雄激素叫二氢睾酮,二氢睾酮水平升高后会引起毛囊的微小化,导致粗头发变细,细头发最后脱落。可以认为,二氢睾酮就是男性雄秃的主要元凶之一,而二氢睾酮变化的诱因也有很多。
前不久,一名14岁初中生在妈妈陪同下来到吴文育的诊室。这个男生有些肥胖,头发稀疏。吴文育给患者的治疗方案,不仅包括药物治疗,还有减肥、降血脂、加强运动等,只有全方位的生活调理,才能真正改善脱发问题。
吴文育说,目前治疗脱发的常见药物,包括口服药物非那雄胺、外用药物米诺地尔。
秃头也有“重灾区”吗
所有可能导致脱发的原因中,基因遗传是第一“黑手”。有家族史的男性,头皮中的二氢睾酮水平生来就比其他人高,缩短了头发生长期,头发因此提前退休。
雄激素水平变化、疾病、生活习惯等,都是脱发的影响因素。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年轻群体脱发问题日益严重,还有其特殊性。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整形外科副主任医师傅敏刚认为,造成年轻人脱发的外在原因,大多来自工作、学习压力和各种原因的熬夜。
她接触到不少男性患者,都有熬夜的情况,生活没有规律。追问其家族史,许多患者并没有脱发的遗传因素。
虽然秃头的“主力”是男性,也有女性因为过度节食减肥造成营养不良有关的脱发。傅敏刚说,这种趋势正在增加。影响女性脱发的原因还有内分泌紊乱、产后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等。
“秃头程序员”的说法靠谱吗?脱发是不是真的有“行业重灾区”?有人开玩笑说,如果身边有亲朋好友是码农,那么防脱发产品或许是送给他的最佳礼物。
吴文育辟谣了。“秃头和行业没多大关系,无论哪个行业都一样。”他解释,脱发的外在原因,从根本上说还是与个人生活作息、饮食习惯不良有关,程序员脱发也一样,因为精神压力大、熬夜编程。
在专家看来,脱发外在的因素还包括频繁烫发染发,头发保养不善,日光暴晒,吸烟、酗酒等等。
植发不能一劳永逸
很多“未老先秃”的年轻人,选择了植发。但扎心的是,植发手术价格昂贵不说,还不是一劳永逸的。
傅敏刚说,植发技术现在已经很成熟了。所谓植发,就是把患者自己后枕部的健康毛囊,通过外科手术种植在头顶、前额的脱发区域。
每个人后枕部的头发由于对雄激素不敏感,通常不会脱落。新植的头发成活率一般在八九成以上。
植发后一开始的2个月内,新发还是会脱的。因为稳定地从毛囊长出新发,需要皮下微血管给毛囊提供营养,而新植的皮肤区域下微血管一般较少。
先别紧张,2个月后皮下微血管就能长好,新头发也就基本稳定下来,能够长期生长。
专家特别提示,植发技术虽然可靠,但必须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通过标准化的技术实施植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