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由来

今天是高考的第二天 , 如今很多人都是通过高考 , 然后“鲤鱼跳龙门” 。 虽说现在的政策已经不再分农村或者城市户口 。 但是当年很多农村的孩子 , 想要出人头地只能通过高考 。
在古代国家任用官吏都是以人的推荐、举荐 。 这种方式肯定有些狭隘 , 有些人举才不避嫌 。 把自己亲信的举荐 , 这样就容易造成帮派 , 或者拉帮结伙 , 可能会有很多的能人才俊因为朝中无人 , 很难为官 , 后来针对发现并任用人才为目的制定的制度 , 成为现在高考的考试制度 。 这就是当年的科举制度 。

高考的由来
文章图片
科举制度一经创立 , 就成为政府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 , 也成为有志人才飞黄腾达 , 实现人生抱负的契机 , 类似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 。 在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当中 , 科举制度不断完善 , 直至清朝光绪皇帝下狱停止所有考试 , 科举制度才废除 。
科举制度是如何创立的呢?
有一种说法是 , 科举制度实行是起源于 , 隋文帝执政时期的 , 大约是公元580年以后 , 是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 , 初试科举 , 隋炀帝即为604年确立了科举制 , 设进士科 , 并下诏按实科举人 。
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令各州推举人才 , 参加考试 , 合格的可以做官 。 杨坚创立了科举制 , 是对中国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 , 他改变了过去“任人唯德”的选官原则 , 以“任人唯才”做为选官的最高标准 , 开创了一项伟大的变革 。

高考的由来
文章图片
旧唐书中有记载 , 由礼部次郎给皇帝的上书中言 , 进士起源于隋大叶中 。 但是 , 在《隋书》《资治通鉴》等书中在说到隋大叶二年 , 并没有设立进士科的记载 。 所以 , 也有一些史学家认为 , 科举制实际上是兴起于唐朝 。 史学家范文澜对此也有研究 , 他也认为进士科始于隋大叶年创 , 公元607年 , 隋炀帝定实科举人 。 隋炀帝本人是个文学家 , 他创立进士科以考试诗赋为主 , 科举制度在唐代继续实行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 。
唐代科举制度的考试方法: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 。 常科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科等等 。 唐初最高级别科目是秀才 , 要求:才华绝等的治国人才 , 名额极少 , 全国1-2个 , 要求地方官推荐和主动报考 , 若是考生未达到要求 , 还要向推荐的地方官和参加考试的人问罪 。 这样的情况下 , 大多数人不敢报考 , 地方官也不敢推荐 , 整个唐代大概也就十位秀才 。 后到高宗时被废止 。 此后 , 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 最看重的是进士 。 “三十老明经 , 五十少进士” 。 明经考察对儒家经典的记忆背诵能力 , 相对比较容易 。 进士科“先杂文 , 次口试 , 次答策三道” 。 杂文即考生当场按考题内容作诗、赋个一篇 。 策问是指应试者当场回答主考官所出的方略和时务的各种问题 。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武则天长安二年 , 大约公元702年的时候创立略武举 , 由兵部主持 , 主要是选拔一般的武官 , 而不是选拔将帅之才 。 制科是由皇帝临时确定的科目 , 但是基本上没有重复的 , 科目的变化反应了随着政治经济形式的变化 , 统治阶级对人才的不同要求 。 参加制考者 , 可以有出身 , 可以有官职 , 也可以既无出身也无官职 , 也可以连续应举 。 制举是统治者收买人民的重要手段 。 它对于发现卓有才能的官吏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
高考的由来】随着 , 科举录取的人不断增加 , 科举出身者 , 担任高级官吏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 。 唐初 , 每年科举录取的人数很少 , 四十年才有二百人 , 科举应试者在官员中的比重也很小 。 但从高宗时期 , 高级官吏特别是宰相中的比例却在断的增加 。 玄宗二十二年 , 大约公元734年前 , 就已经占到了三分之二 , 但以后这种情况一直发生逆转 。 直到宪宗 , 公元805年到820年起 , 科举出身者才重新在宰相等其它高级官吏者占据多数 。 并且稳定的持续下去 , 从而 , 奠定了高级官吏由科举者担任的基础 。 科举制度经历了宋、元、明、清各代只在元代前期有中断 。 各朝的统治者根据自己各自的政治要求 , 来改革科举制度 , 使之日益复杂严密 。 在封建政治生活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科举和高考目的都是为了招贤纳能 , 但是高考有自由发挥性 , 科举实际上是一种固定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