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伎女”什么时候成了“妓女”?国人对妓女为什么一直抱有偏见?( 二 )
客人只要能拿出一笔钱 , 就能与这些轻薄的女人共度良宵 , 发生肉体关系 。 《北里志》记载:“兼以售色 , 多有客人留宿一夕或数日 , 盘桓日久耗尽资产者不胜其数 。 ”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 , 这一时期的市井伎与现代的妓女有本质上的区别 , 她们虽然也做皮肉生意 , 但却仍是以琴棋书画等技艺为主的 。
之所以为了金钱而消耗自己的青春 , 是因为她们想在有生之年攒到一笔数量可观的银两 , 然后用这笔银两疏通关节 , 早日让自己的身份变成正常女人 , 是为“从良” 。 或许有人会问 , 这些市井伎在风尘中摸爬滚打一生 , 即便从良也难以抹去肮脏的过往 , 何必要多此一举呢?要知道古人素来遵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 , 即便是这样的女人也想嫁人生子 , 且不愿意让自己的后代仍保持着乐工的身份 。
从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 , 在唐朝时期 , “伎”与“妓”之间的界限已经不明显了 , 甚至这两个字在某些非官方场合可以混用 。 或许在时人眼中看来 , 从事这一行业的女子大同小异 , 不论她们出身何处 , 总归要成为任男权主义者凌辱的对象 。 所以 , 是“伎”还是“妓”并不重要 , 她们卖笑卖艺卖肉的本质是不变的 。
文章图片
说来说去 , 为什么古人对从事音乐、歌舞事业的从业者抱有如此大的偏见 , 将她们与从事皮肉生意的人归为一谈呢?
【“伎女”什么时候成了“妓女”?国人对妓女为什么一直抱有偏见?】想要剖析这个问题 , 就得追溯到农耕文化的起源 。
我们知道 , 自从农耕技术来到中国以来 , 劳动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光荣的事 。 何止是乐工 , 哪怕是商人都曾在许多朝代遭到鄙视 。 因为 , 从事劳动生产的人能直接且直观地增加农耕经济 , 艺人不会来到农田里从事生产 , 也不具备创造收益的手工艺 。 相比与商人 , 她们对物资的流通与交换毫无作用 。
非但如此 , 艺人生存于社会 , 她们的衣食住行都要消耗其他生产者提供的物资 , 显然这是与农业社会的发展相悖的 。 至少 , 作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 不会喜欢这种不劳而获的群体 , “为生民立命”的士子 , 也会对这一群体抱有偏见 。 即便在有些朝代 , 文人雅士喜欢出入风月场所 , 并以此为荣 , 却根本不能说明该朝代伎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
相信绝大多数人 , 都曾带着有色眼镜看那些古代名妓的故事 , 这便是根本原因 。
文章图片
当然 , 生于现代的我们已有了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 , 艺人的优势能够快速传播出去 , 所以艺人获得老百姓的认同也是理所应当的 。 不过艺人得到认同 , 并不代表妓女得到认同 。 现如今的艺人 , 已脱离了“伎”的阶段 , 这一群体无需出卖肉体和灵魂博人一笑 , 所以相比于古代的伎自然更值得尊敬 。
至少 ,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 , 乐工(或类似的职业)想要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 , 获取知名度 , 途径只有一条:与社会上流人士结交 , 并以此拓展自己的关系网 。 故此 , 古代的艺人往往趋炎附势 , 谁钱多 , 谁权力大 , 他们便会向谁靠拢 。 所谓“戏子无义” , 可以说是对这种现象最精确的剖析 。 人都有趋利性 , 只不过古代艺人的这一特质更加明显了 。 所以“戏子无义”说的并不是古代艺人的品质问题 , 而是戏子群体因时代而产生的共性 。
时至今日 ,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 艺人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也比古代高了不少 。 在物质方面 , 艺人可以给普通人带来正确的价值导向 , 起码那些电影、音乐能让老百姓身心愉悦 。 现代的艺人能将自己的作品卖出成百上千万的天价 , 亦是因为他们创造了相应的价值 。 放到古代来看 , 这种仅凭一首歌就赚得盆满钵满的情况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 在精神层面上来看 , 现代大多数人吃穿不愁 , 反倒是对文娱的需求与日俱增 。
所以 , 艺人填补了社会需求 。
文章图片
站在那些“歌迷”、“影迷”的角度来看 , 他们或感动于艺人的人格魅力 , 或折服于其艺术 , 自然会对其推崇备至 , 这也直接让艺人的地位水涨船高 。 显然 , 与那些只能服务于固定群体的古代艺人相比 , 现代的艺人更加纯净 , 也更加高尚 。
参考资料:
- 麝香|皇帝明明瞧不起颂芝,为何要“破她身子”?你看她掌握了啥秘密
- 虚假繁荣的“大正时代”:日本政党为何无法阻止军部崛起?
- 管仲有一毒计,轻而易举就灭掉他国,现在却成了美国的“杀手锏”
- “千古一帝的”的康熙皇帝,为什么让一群“孩子”生擒鳌拜?
- 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未应验,并非其计算有误,而是另有原因
- 《红楼梦》有个“脂砚斋”,存在就是个谜,看破他,不要迷信他!
- 幼儿园出现“戴面具的爷爷”,欺负4岁小女孩,内裤上有血迹
- 欧洲的“匈人帝国”,疆域有多大?
- 从黄忠的事迹来看汉末的“忠烈观”
- 他绝望之际拿出的一份自以为能“保命诏书”,没有想到是这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