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为啥昙花一现?没有学习能力的莽夫,像极了小一号的董卓( 三 )
文章图片
首先 , 刘虞虽然打仗不行 , 但人家在处理政务、安抚百姓等方面确实有一套 , 由此在河北地区获得了广泛的民意基础 。 因此 , 当得知刘虞被杀后 , 各族百姓在痛哭流涕之余 , 不禁也对罪魁祸首公孙瓒心生怨恨 。
其次 , 在除掉刘虞、控制幽州后 , 公孙瓒以为自己已经成功了 , 不禁日益志得意满、骄横放纵 , 史称他“记过善忘 , 睚眦必报” , 总是记得他人的过失、记不得他人的好处 , 而且心眼特别小 。 同时 , 原本就经常扰民的他此时对老百姓则更加残暴 , 无数人遭受其毒手 。
得民心者的天下 , 失民心者失天下 , 幽州军民无不怀念刘虞在世时的时光、对公孙瓒的统治心生厌恶 。 公元195年 , 刘虞的旧部鲜于辅、齐周等人就联合起兵反抗 , 他们利用人们的愤怒在幽州及塞外招兵买马 , 没费多少工夫就形成了一支由各族军民组成、规模数万的队伍 , 其后攻破了公孙瓒的渔阳 。
获得这一消息 , 南边的袁绍也派兵夹攻 , 公孙瓒连战连败 , 退守易京(今河北雄县西北)负隅顽抗 , 他依靠城内充足的物资 , 竟然撑了好几年 。
直到公元199年 , 公孙瓒才中计败给了袁绍 。 眼见大势已去 , 他先杀光全家、随后引火自焚 。
文章图片
看到公孙瓒覆亡的过程 , 我们也许会有这种感觉:袁绍太优秀了 , 完全没有后来面对曹操时的窝囊模样嘛!
其实这要看跟谁比 , 不是袁绍有多强 , 而是公孙瓒太弱 。 说白了 , 公孙瓒就是个小一号的董卓而已:
他完全不应具备政治家的素质 , 甚至连枭雄的头衔都配不上;他之所以能在东汉末年扬名一世 , 实际上只是抓住了政权崩溃、天下陷入大乱的短暂机遇期 , 凭借自己久经沙场的经验、短时期内攫取了令人艳羡的利益 。
然而 , 随着诸侯博弈进入到综合实力的比拼阶段 , 公孙瓒身上的短板暴露无遗;而他又不具备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学习的意愿和能力 , 只能沦为更强大对手的背景板 。
就像公孙瓒被袁绍围困时说的那样:“昔谓天下事可指麾而定” , 我曾以为天下的事都可以依靠军事力量来解决 。 这种思维其实已经注定了他的失败 。
- 历史揭秘|还珠:同样是塞娅选驸马,为啥选尔康就进京,选尔泰却得入赘?
- 18岁求仕途,43岁才圆梦,25年求一梦,他为啥1年不到就放弃了?
- 道光|一脚踢中裆部,竟让唯一的儿子奕纬重伤不治,道光帝为啥这样做?
- 列宁要把领土还给中国,提了一个条件,中国为啥不敢接受?
- 庞统明知落凤坡有埋伏,为啥还要去送死?他算错了一事看错了一人
- 皇帝的火锅为啥比大臣的小?原来有这些讲究!
- 中国影视剧中,为啥僵尸都穿清朝官服?这不是迷信,有一定的依据
- 包拯四处得罪人,为啥还能26年里升迁25次,专家,你看他靠山
- 司马光砸缸,被救出的小孩是谁?老师为啥没告诉我们后来的事情
- 历史揭秘|中国影视剧中,为啥僵尸都穿清朝官服?这不是迷信,有一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