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年间的大谣言:朝廷为祭祀天狗,竟派出身穿狗皮的魔使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的七月的时候 , 京城长安的军民百姓都夜不能寐 , 一种瘆人的恐惧笼罩在他们心头 。
根据长安街头巷尾的可靠说法 , 皇帝李世民为了祭祀天狗 , 居然派出了恐怖的恶魔使者——枨枨 。
这段时间的长安城 , 几乎每天都发生动乱 , 甚至大晚上的惊扰不断 , 军民百姓都犹如惊弓之鸟!
那“枨枨”到底什么来头 , 能把长安百姓吓得不战自乱?枨枨究竟是不是朝廷放出的魔使?这场动乱唐太宗又该如何收场呢?
文章图片
1、“枨枨”到底是什么妖物?
“枨枨”这个怪物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中 , 是在梁武帝萧衍登基的第十三个年头 , 南朝的梁的首都据说有枨枨作乱 。
但至于枨枨到底是什么来头 , 其实根据史料的说法是有争议的 , 按照最普遍的解释是:
枨枨是一种极其残忍的妖物 , 它专门为挖取人的心肝而出现 , 至于是食用还是祭祀就不得而知 。
但是更大的可能则是为了祭祀天狗 , 也就是传说中会吃月亮的天狗 , 这是民间对枨枨的基本设定:
“有枨枨 , 取人肝肺及血 , 以饴天狗 。 ”(《南史·梁本纪》)
单单从这个记载来看的话 , 枨枨可以实锤就是个妖物 , 跟古代的某种迷信祭祀有关 。
文章图片
只不过到了唐太宗年间的时候 , 民间对枨枨的设定有些变动 , 枨枨可能不是凶残的妖怪 。
【唐太宗年间的大谣言:朝廷为祭祀天狗,竟派出身穿狗皮的魔使】而仅仅是官府的神秘杀手 。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的时候 , 京师长安的军民百姓都知道 , 官府派出枨枨杀人祭祀天狗了!
“官遣枨枨杀人 , 以祭天狗 。 ”(《新唐书·五行二》)
值得一提的是 , 这里记载的枨枨的大致样貌 , 虽然咋一看有点像妖物 , 其实就是经过装扮的人 。
毕竟这就是官府派出的嘛 , 那枨枨要真是妖物的话 , 官府能对他们进行差遣吗?显然能力上是不大可能的 。
只有本身就是官府的差役 , 官府才能随意的差遣他们 , 不信咱们看下唐代枨枨的样貌:
“身衣狗皮 , 铁爪 , 每于暗中取人心肝而去 。 ”(《新唐书·五行二》)
身上穿着一身狗皮衣服 , 手上戴着两只铁爪子 , 总是趁人不备将人杀害看 , 然后挖取他们的心肝 。
其实这么看就是一群官派杀手 。
文章图片
于是乎京师百姓的日子就乱了 , 听说官府派遣的枨枨出动后 , 长安的夜里就没有安生过了 。
动不动就有各种骚乱发生:
“于是更相震怖 , 每夜惊扰 。 ”(《新唐书·五行二》)
长安百姓在蒙受恐怖的同时 , 还致力于做好防备自卫工作 , 有能力的拿起弓箭刀剑防身 , 没条件的就拿着削尖的竹竿防备 , 反正是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 。
从长安城百姓的反应来看 , 这里的枨枨应该还是指人 , 而不是梁朝的那种凶残怪物 。
2、枨枨这种怪物到底存在吗?
别看长安城的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 别看他们做好了拼死一战的准备 , 别看关于枨枨的说辞有多逼真 。
其实枨枨这种东西还真不存在 , 因为从始至终就是谣言 , 长安城从来就没有出现过枨枨 。
“京师讹言官遣枨枨杀人 , 以祭天狗 , 遽相惊怖 。 ”(《唐会要·卷十一》)
这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谎言 。
文章图片
其实枨枨从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中 , 就是以谣言的形式的存在的 , 只存于百姓的口口相传之中 。
“夏六月 , 都下讹言有枨枨 , 取人肝肺及血 , 以饴天狗 。 百姓大惧 。 ”(《南史·梁本纪》)
南朝梁武帝年间的枨枨作怪 , 就是百姓间彼此传谣的结果 , 唐朝的枨枨就成功继承了这一点 。
不光唐太宗年间的枨枨是个谣言 , 就连唐玄宗年间出现的枨枨 , 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谣言 。
唐玄宗天宝三年二月的时候 , 京师又一次传说官府派遣枨枨杀人的谣言 , 百姓又是一片惶恐 。
“师讹言官遣枨枨捕人 , 取肝以祭天狗 , 人颇恐惧 , 畿内尤甚 。 ”(《新唐书·五行二》)
不过这次会出现枨枨作怪的谣言 , 其实稍微还是有点“可信依据”的 , 因为当时出现了流星 。
“天宝三载二月辛亥 , 有星如月 , 坠于东南 , 坠后有声 。 ”(《新唐书·五行二》)
- 年羹尧|年羹尧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何宁愿被赐死也不造反?理由其实很简单
- 溥仪|清朝灭亡了109年,为何还有人在守皇陵?是谁给他们发工资?
- 朱棣|二人曾是上下级,27年后顺序调换,师长被授上将,连长成为元帅
- 雍正|雍正临终前杀死一人,助乾隆稳坐皇位60年,自己不惜背上千古骂名
- 诸葛亮|诸葛亮的墓为何千年来无人敢盗?刘伯温:所有事都在他的谋算之中
- |李小龙是不是天下第一?妻子在晚年说:有一种对手李小龙很害怕
-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场声势浩大的打狗运动,起因你还记得吗?
- 最后一位仍在世御医,被关28年,出狱后主动上交祖传秘方
- 大清已亡100多年,皇室早不存在,为何还有守墓人?谁给他们工资
- 《山河令》温周番外45,温客行周子舒弥补童年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