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对突厥侵袭的时候,李世民为何会拒绝加固长城?打出来的自信
纵观中国古代各个王朝 , 边境问题都是令历朝历代十分头疼的 。 面对着邻国的侵袭 , 中原王朝的君主或疲于应战 , 或割地求和 , 或和亲通婚 , 始终很难找到好的办法 。 初唐时期 , 李世民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 , 但他面对突厥侵袭 , 却拒绝了群臣加固长城的建议 , 这是为何?
修筑长城之弊端
由于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自身的特点 , 中原王朝的步兵在开阔地形中是无法抗衡骑兵为主的游牧民族的 。 从战国时期开始 , 在北方的秦、赵、燕三国因为和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邻 , 就开始修建长城了 。 秦始皇扫灭六合之后 , 将三国的长城连了起来 , 这就是万里长城的雏形 。
文章图片
因为周边游牧民族大多善骑善射 , 骑兵战斗力超强 , 适合野外作战 , 而攻城的能力相对较弱 。 所以 , 修筑长城确实可以很好地抵御外敌的入侵 。 有长城在 , 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就无法发挥优势 , 只能和中原军队打阵地战 。 然而 , 结合当时大唐的实际情况 , 修筑长城却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
文章图片
隋朝刚刚统一天下便大兴土木修建京杭大运河 , 民力已经接近枯竭 , 随后全国各地纷纷揭竿而起 , 天下大乱 。 而在唐高祖李渊时期 , 国内也是战争频繁 , 民不聊生 。 等到李世民即位之初 , 唐朝百废待兴 , 老百姓急需休养生息 。 而修筑长城需要征集民夫 , 耗费很大的民力 , 如果李世民选择在此时修筑长城 , 很有可能再次激起民变 , 一旦中原地区大乱 , 邻国再乘势举兵入侵 , 恐怕唐朝很可能短命而亡 , 步入隋朝的后尘 。
积极的防御措施
隋末唐初 , 正是北方游牧民族突厥最为强大的时期 , 史书称其“控弦且百万 , 戎狄炽强 , 古未有也 。 ”武德九年 , 李世民刚刚继位 , 突厥听闻中原有变 , 于是颉利可汗亲率20万大军直逼长安 , 到达渭水河畔 。
文章图片
李世民只带六人 , 孤身上前质问颉利可汗为何背弃盟约 , 旧曲翻唱空城计 , 争取了时间 。 很快 , 各路勤王兵马赶到 , 颉利可汗自知已无胜算 , 双方遂杀白马为誓 , 突厥退兵 , 史称“渭水之盟” 。
文章图片
这次被人打到家门口 , 对百战百胜的李世民来说 , 可谓是奇耻大辱 , 故而李世民的志向也不仅仅是被动防御 , 却突厥于国门之外 。 他要实现自己当初的诺言 , 他要一雪渭水之盟的耻辱 , 他的目的是彻底消灭突厥 。
文章图片
【在面对突厥侵袭的时候,李世民为何会拒绝加固长城?打出来的自信】贞观三年 , 李世民觉得时机已经成熟 , 遂派李靖为大将 , 率10万精兵深入草原 , 攻打东突厥 , 在定襄出奇制胜 。 次年 , 夜袭阴山 , 颉利可汗被俘 , 东突厥灭亡 。 当颉利可汗被押送回长安的时候 , 举国上下欢腾庆贺 。
兼容并包的自信
李世民的文治武功 , 不仅体现在能打 , 还体现在怀柔 。
他在对付突厥的政策上主张刚柔并济 , 分而治之 。 对于比较友好的势力 , 李世民给予很大程度上的政策红利 , 将突厥人与汉族人一视同仁 , 促进各民族之间的通婚 , 致力于民族融合 。 同时 , 他还在经济上对突厥进行援助 , 将和平共处的思想深入到突厥人心中 。
文章图片
此外 , 在刚柔并济政策的基础上 , 李世民还在边境设置了都护府 。 都护府在军事上统揽全局 , 坐镇边疆 , 在经济上也能够充当保障各族人民正常贸易的需求 , 对于维护大唐和突厥的关系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文章图片
后来李世民被称作“天可汗” , 就是这一政策效果的最佳体现 。 由此可见 , 李世民拒绝加固长城是十分有道理的 。 长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 , 与李世民的执政理念背道而驰 。 或许修筑长城能够起到抵御外族侵略的作用 , 但过度使用民力很可能会加速王朝的灭亡 。
文章图片
正是有了李世民的正确选择 , 才成就了大唐的贞观之治 , 进而造福于民 , 迅速恢复民力 , 开启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大唐盛世!
- 溥仪|清朝灭亡了109年,为何还有人在守皇陵?是谁给他们发工资?
- 诸葛亮|诸葛亮的墓为何千年来无人敢盗?刘伯温:所有事都在他的谋算之中
- 王阳明|王阳明:真正厉害的人,往往能在两件事上做到自律,注定是人上人
- |李小龙是不是天下第一?妻子在晚年说:有一种对手李小龙很害怕
- 管仲有一毒计,轻而易举就灭掉他国,现在却成了美国的“杀手锏”
- 最后一位仍在世御医,被关28年,出狱后主动上交祖传秘方
- 大清已亡100多年,皇室早不存在,为何还有守墓人?谁给他们工资
- 《红楼梦》有个“脂砚斋”,存在就是个谜,看破他,不要迷信他!
- 包拯经常得罪人,为何还能在26年升官25次?专家:看看他后台
- 被宋仁宗放在心上的3个女人:一个死于宦官,两个爱上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