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武帝一生用兵,到了晚年汉军对匈奴却连吃败仗?

匈奴是秦汉时期 , 我国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 , 鼎盛时期的匈奴帝国横跨我国北方 , 从辽东延伸至西域 , 实力非常强悍 , 是汉民族早期的主要敌人 。
就疆域、势力范围来说 , 后世只有隋朝时期强大的突厥帝国 , 能够与匈奴相比较 , 其他鲜卑人、契丹人疆域势力远不及匈奴 , 当然匈奴和突厥相比于征服世界的蒙古帝国自然要弱不少 。
所以从各方面来说 , 匈奴都值得汉武帝用一生去征服 , 整个两汉都在与匈奴较量 , 终于将匈奴彻底打服 , 这不仅仅是汉武帝一代人的贡献 , 更有西汉宣帝到东汉和帝的数代帝王的努力 。

为什么汉武帝一生用兵,到了晚年汉军对匈奴却连吃败仗?
文章图片
任何一个可以威胁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政权 , 都有能力让中原王朝吃尽苦头 , 强盛的大唐王朝 , 一般说起对手 , 都会认为是突厥、吐蕃、契丹 , 但真正把唐朝从巅峰拉下来的却是小小的南诏国 , 因此对待任何一个对手 , 都值得像汉武帝一样倾尽全力 。
汉武帝想要一生来征服匈奴 , 为子孙后代开创一个和平安宁的发展环境 , 可惜事与愿违 , 自从霍去病、卫青先后去世后 , 汉武帝自太初二年到征和三年 , 先后派出赵破奴、李广利率军与匈奴作战 , 却胜少败多 , 最终被匈奴人重新夺取了漠北之地 , 汉军为什么突然不会跟匈奴人打仗了呢?
匈奴远遁 , 战略纵深拉大 , 难以找到匈奴主力 , 容易被偷袭
《孙子兵法》中就讲 , 作战的距离 , 与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是成反比的 , 奔袭距离越远 , 军队的战斗力就越差 , 军队消耗和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

为什么汉武帝一生用兵,到了晚年汉军对匈奴却连吃败仗?
文章图片
我国军事历史上 , 真正能做到长途奔袭的军队 , 并不多 , 也只有汉军、唐军、明军 , 三个朝代的军队完成了这样的壮举 , 长途奔袭数千里 , 在远离国土的地方作战 , 可见远征作战的困难 。
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作战 , 从来就不怕兵对兵、将对将的正面对阵 , 出塞作战最大的困难是找不到敌人 , 将士们疲于奔命 , 导致全军士气低沉 , 等战斗力下降了 , 敌军出现了 , 招致惨败 。
汉武帝时代的前期 , 因为靠近长城的北方草原水草丰茂 , 适合放牧 , 冬天没有严寒 , 匈奴主要部落就分布在这一片的漠南草原、河南地、河西走廊一代 , 汉军可以说是出门就能找到匈奴人 , 好狠狠胖揍一顿 , 当然草原作战的困难也很多 , 但是都还能够克服 。

为什么汉武帝一生用兵,到了晚年汉军对匈奴却连吃败仗?
文章图片
但是汉军在卫青和霍去病的率领下 , 经过河南之战、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 , 使匈奴单于远遁西域 , 汉军的边塞以外数千里根本找不到匈奴大军 , 只有零星的臣服部落 , 汉军面临着有劲没处使的局面 。
汉武帝时期 , 卫青、霍去病率军出征的最远距离是北海 , 也就是现在的贝加尔湖 , 但是卫青和霍去病漠北之战与匈奴接战的距离都在两千里左右 , 匈奴单于主力在大漠北缘 , 左贤王部距代郡两千余里 。
汉武帝后期 , 李广利率军出征时 , 匈奴本部的活动区域已经收缩到了贝加尔湖一带 , 赵破奴、李广利、李陵与匈奴的作战区域大都在浚稽山、余吾水一带 , 这些距离更远的地方 , 军队奔袭距离太远 , 无法找准敌军 , 使出塞作战的难度直线上升 。

为什么汉武帝一生用兵,到了晚年汉军对匈奴却连吃败仗?
文章图片
名将的凋零 , 让汉武帝使用起来 , 不是那么得心应手
一位名将 , 对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是非常巨大的 , 尤其在汉武帝时期 , 汉军的作战方式由传统的步兵、战车作战方式 , 向骑兵作战转化 , 在这个时期 , 汉朝非常幸运地出现了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军事天才 。
卫青可以结合骑兵战术和汉军传统战法 , 长途奔袭、大范围迂回 , 一举扭转汉军对匈奴作战的被动 , 将匈奴从鼎盛期踹下王座 , 霍去病更是完美适应骑兵的机动性特点 , 出其不意、长途作战 , 摧毁了匈奴人与汉军作战的信心 。
元狩六年 , 年仅二十四岁的霍去病 , 突然暴毙 , 为大汉王朝的军事开拓蒙上了一层阴霾 。 十年后 , 元封五年 , 大将军卫青去世 , 汉武帝失去了两位支撑他开创功业的将星 。

为什么汉武帝一生用兵,到了晚年汉军对匈奴却连吃败仗?
文章图片
原本卫青在世时 , 虽然漠北之战后 , 卫青不再领兵作战 , 但是他在朝中担任大司马 , 在很多地方可以提点其他将领 , 使汉军保持对匈奴的压力 , 但卫青去世后 , 汉武帝就感觉到人才耗尽 , 帝国未来发展举步维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