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仁爱医患故事⑩丨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严重的压伤,患者名叫“何老师”

讲述人 余元霞 (急诊科)
【老师|仁爱医患故事⑩丨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严重的压伤,患者名叫“何老师”】说起令人印象深刻的病人 , 我想起了何云峰 。 那时我初到急诊 , 只记得大伙都亲切称他:何老师 。
虽说当时何老师已瘫痪在床 , 无法言语 , 但仍有意识 , 可以用眼神向我们表达情感 。
让我难忘的 , 无疑是他那触目惊心的压伤——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那么严重的压伤 , 尾骶部好几个窦道 。
实话实说 , 给他换药成了我最怕的事 。
怕归怕 , 但大家每次轮班换药时工作总是一丝不苟 , 毫不含糊:只是每次都能依稀听见一阵满是痛苦的闷哼声 , 可想而知 , 那些深可见骨的伤口 , 是多么的痛!
老师|仁爱医患故事⑩丨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严重的压伤,患者名叫“何老师”文章插图
每天责班护士、护士长、主管医生 , 都会来查看伤口的情况 , 大伙都希望真的可以发生“三分治疗 , 七分护理”的奇迹 , 期盼伤口能有好转 。
都说“人定胜天” , 但这样的伤口对人的损伤无疑是巨大的 , 何老师最后还是走了:
那是我的一个后夜班 , 每小时的按例巡视 , 待巡视到何老师床边时 , 发现他面色苍白 , 呼吸微弱 , 赶紧通知医生 , 联系家属 , 准备下一步抢救……
老师|仁爱医患故事⑩丨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严重的压伤,患者名叫“何老师”文章插图
图注:护士们在查看压伤
最后 , 家属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抢救 。
其实我们和何师母都懂:他迟早都是要走的:这是一个老病人 , 且住院时间较长 。
但对何师母而言 , 躺在床上的 , 是她一辈子的伴侣 , 这个决定意味着她自此连看老伴一眼的机会都没有了 , 内心是何其煎熬与挣扎 。
那天 , 何老师走了 , 走得安详 , 愿天堂再没有疼痛!
这件事一晃已好几年 , 我也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急诊科护士 , 但时间并没隔断了我们与这个家庭的联系 。 何师母还记得我们:节假日都会送来祝福和问候 。
老师|仁爱医患故事⑩丨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严重的压伤,患者名叫“何老师”文章插图
图注:余元霞(前排左一)在转运病人
这份礼物虽不贵重 , 却连接两颗真心 , 一颗是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仁心” , 一颗是患者及家属理解与支持的“感恩之心”;
不仅表达了家属的感激之情 , 更是对我们医护人员工作的肯定 , 是对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最好回报 。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 , 未经许可 , 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 , 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