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创建的楚军人才济济,产生了3名总督和3名巡抚

1860年 , 在曾国藩在派遣下 , 左宗棠回湖南老家募集了5000兵勇 , 组成一支新的军队 。
这支军队的组成 , 以王鑫老湘营旧部1400人为骨干 , 由王鑫的弟弟王开琳统领;再由崔大光、李世颜、罗近秋、黄有功、戴国泰、黄少春、张志超、朱明亮、张声恒9人招募了4500余人 , 分为4营、4总哨和8队亲兵 。 由于这支军队为“湘楚旧将弁 , 以勇敢朴实为宗” , 左宗棠命名为“楚军” 。

左宗棠创建的楚军人才济济,产生了3名总督和3名巡抚
文章图片
楚军的兵源与湘军一样 , 主要来源于湖南 , 但两者有较大差别 。 其中一个差别是 , 曾国藩是进士出身 , 营官多用文人;左宗棠是落第举人 , 营官多用武人 。 如果以战斗力、服从度来说 , 楚军强于湘军 。 但在“重文轻武”的既定国策下 , 楚军将领的官场前途 , 远远弱于湘军将领 。
当然 , 楚军中也走出了不少总督、巡抚级别的封疆大吏 , 其余提督、布政使、道员等也不在少数 。 盘点一下 , 楚军中一共走出了3名总督和3名巡抚 。
3名总督分别是魏光焘、陶模、杨昌濬 。
左宗棠创建的楚军人才济济,产生了3名总督和3名巡抚】魏光焘生于1837年 , 是湖南隆回人 。 魏光焘最初是曾国藩的部下 , 后跟随老湘营被划拨给左宗棠 , 南征北战 , 成为左宗棠部下一员骁将 。 1884年 , 新疆建省 , 魏光焘担任第一任布政使 。

左宗棠创建的楚军人才济济,产生了3名总督和3名巡抚
文章图片
1894年 ,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 由于李鸿章淮军节节败退 , 清廷启用湘军 。 魏光焘得以随湖南巡抚吴大澄参战 , 在牛庄之战中表现突出 。 战后 , 魏光焘留用 , 任职江西布政使 。 此后 , 历任云南巡抚、陕西巡抚、云贵总、闽浙总督等职 。
陶模生于1835年 , 是浙江嘉兴人 。 陶模是进士出身 , 做过翰林院庶吉士 。 1864年 , 当左宗棠挥师进入陕甘地区时 , 陶模正在这里担任地方官员 , 随即成为左宗棠部下 。
陶模为官清廉 , 勇于做事 , 得到了左宗棠的极力赞许 。 在左宗棠的极力推荐下 , 陶模升迁频繁 , 历任陕西布政使、陕西巡抚、新疆巡抚、陕甘总督、两广总督等职 。
杨昌濬生于1825年 , 是湖南湘乡人 , 早年是湘军名宿罗泽南的弟子和部下 。 1860年 , 左宗棠回家乡招募楚军时 , 杨昌濬应征入伍 。
左宗棠对杨昌濬极为信任 , 视为亲信 , 屡次奏报朝廷进行推荐 。 1869年 , 杨昌濬署理浙江巡抚 , 一年后实授 。 杨昌濬当了5年浙江巡抚 。 期间发生了著名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 , 杨昌濬因失察被革除职务 。 3年后 , 左宗棠将杨昌濬召至西征大军 , 得以重新起用 。 此后 , 杨昌濬历任甘肃布政使、漕运总督、闽浙总督、陕甘总督等职 。
3名巡抚分别是刘典、蒋益澧、刘锦棠 。
刘典生于1820年 , 是湖南宁乡人 。 刘典与杨昌濬一样 , 在1860年加入左宗棠楚军 。 他的升迁速度比杨昌濬还快 , 早在1862年就被提拔为浙江按察使 。 不过 , 刘典因为父亲去世 , 在家里丁忧一年;太平天国平定后 , 他又申请回家休息 , 仕途出现了坎坷 , 直到1868年才升任为陕西巡抚 。
刘典是左宗棠的得力助手 。 1879年,刘典积劳成疾 , 病逝于甘肃军营 。 由于他廉洁自律死后身无长物 。 左宗棠拿出6000两银子 , 为他办理丧事 。

左宗棠创建的楚军人才济济,产生了3名总督和3名巡抚
文章图片
蒋益澧生于1825年 , 是湖南湘乡人 。 蒋益澧最初是曾国藩的老部下 , 打仗非常猛 , 专啃硬骨头 , 在湘军中名气很响亮 。 只不过 , 他脾气也很大 , 一般人受不了 。 左宗棠却跟他“臭味相投” 。
1862年 , 当左宗棠进军浙江后 , 只有5000多名将士 , 极度欠缺人手 , 便把蒋益澧召过来担任浙江布政使 。 蒋益澧来之前 , 在湖南募集了8000兵勇 , 浩浩荡荡地带过来 , 让左宗棠的队伍猛增到1.3万多人 。 两年后 , 蒋益澧护理浙江巡抚 。 1866年 , 升任广东巡抚 。 可惜 , 两年后 , 蒋益澧因与两广总督瑞麟不合 , 被弹劾后 , 降了两级 , 以按察使留用 。
刘锦棠生于1844年 , 是湖南湘乡人 。 刘锦棠是湘军名将刘松山的侄子 。 1866年 , 左宗棠挥师陕甘地区 , 清廷将刘松山率领的老湘营调拨给左宗棠节制 , 刘锦棠随之进入左宗棠西征军 。 1870年 , 刘松山战死殉国 , 刘锦棠奉命率领老湘营 。

左宗棠创建的楚军人才济济,产生了3名总督和3名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