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息肉这种东西很狡猾,专挑身体最薄弱的地方安营扎寨,也就是说我们身体的任何一部分都有可能成为它生长的地方,息肉长在鼻腔,就叫鼻息肉;长在胃里,就叫胃息肉;长在直肠,就叫直肠息肉;长在膀胱,就叫膀胱息肉;长在胆囊,就叫胆囊息肉;长在子宫,就叫子宫息肉。
文章插图
息肉很会隐藏自己,它的生长速度很慢,轻易不会暴露。等到我们发觉的时候,往往是因为身体出现了各种异常反应,一般最早最容易露出马脚的是声带息肉,它在长到芝麻大小的时候就会让人声音嘶哑。鼻腔息肉在长到豌豆大小的时候,会使人出现鼻塞、鼻衄等症状......说到息肉,很多朋友最大的担忧就是它会不会癌变,其实,大部分息肉都是良性的,并不会发展成为肿瘤,如果好好调理问题不大。中医怎么治息肉呢?息肉,它也属于“肉”,是身体多余出来的一块肉,是我们不想要也不需要的,中医把它当作一块痰瘀来看。
文章插图
息肉基本方:乌梅30克,威灵仙15克,炒薏苡仁30克,白僵蚕10克。这四味药是石恩骏老先生行医多年的经验总结,石老常用它来治疗各种息肉,每收良效。这个方子的主药就是乌梅。“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提到梅子,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一味非常好的药食同源的中药。不过,这里说的乌梅可不是超市里卖的蜜饯乌梅,而是药房入药的乌梅,是将熟未熟就采摘下来的梅子,经过熏制所得。乌梅很酸,夏天常喝的酸梅汤,就是用乌梅熬制而成。
文章插图
《神农本草经》认为,乌梅有“去死肌,蚀恶肉”的功效。皮肤表面生了多余的赘肉,就单用一味乌梅外敷就可以把它消蚀干净。既然乌梅能把外在的恶肉、死肌消掉,那身体内长的息肉、恶肉是不是也能消掉?当然可以。中医讲,阳主动,阴主静。又说,辛甘化阳,酸甘化阴。看到辣椒,整个人就火烧火燎的;看到乌梅,立马满口生津,尤其是在炎炎夏日,喝上一杯沁人心脾的酸梅汤,不仅生津解暑,就连心胸中的烦闷也一并烟消云散了。
文章插图
这就是酸能使静,古人利用乌梅的这个特性,常用它来治疗蛔虫症。那虫本来在肚子里翻江倒海的,乌梅一用上,那虫闻到乌梅的酸味立马蜷缩起来,静悄悄地不敢动,然后再用些黄连、黄柏的苦寒泻下之药让它无处遁形,脚底抹油似的顺着肠道就排出去了。有一个方子叫乌梅丸,是过去专门用来下蛔虫的,“蛔得酸则静,得苦则下”,古人早就看的明明白白,对付蛔虫,就是抓起来打,这叫“欲散先收”,就是想要消散它,得先把它收伏住。靠的是什么,就是乌梅的这股酸收之性。息肉也一样,它是痰瘀留结的产物,无非就是痰饮瘀血堵在那里,它不会收缩变小,更不会凭空消失,所以我们用药要一收一散,散收并用,收就是把它收伏收小,散就是把它消散化散。乌梅酸收,它可以把息肉肿结牢牢抓住,然后再把它消散。如果没有乌梅来抓住,病邪不可能乖乖就范,一定会躲闪,去而复来,乌梅就相当于布下了一张天罗地网,把病邪往手中一收。如果单用酸收的乌梅来抓住病邪,却没有消散,那依然奈何不得它。
文章插图
白僵蚕,就是僵死的蚕,它就比正常死亡的蚕要硬一些,而且僵而不朽,也就是说它的尸体不会腐烂,而是以僵蚕的形式被固定下来,古人认为它的这种敛固之气具有金的属性。质硬的东西天生就是破结的好手,好比一团乱麻,如果缠的不太实,可以小心地把它解开,如果缠的太实了,怎么也理不出个头绪,就只能快刀斩乱麻,用金气来给它劈开。僵蚕就是一味散结的重要药物。薏苡仁呢,利湿排浊,白僵蚕大刀阔斧地把息肉破开,里面包裹着的痰饮瘀血啊在薏苡仁的作用下,一股脑的利出去了。薏苡仁,它还有个健脾的作用,前面说了,息肉它也属于肉,什么主肌肉?脾主肌肉,薏苡仁能加强脾主肌肉的功能。
文章插图
威灵仙,既威又灵的仙草,身体的积聚,像结节、息肉、肿瘤等等,就像马路上堵车,威灵仙可以看成是咽喉的交警,对于咽部梗塞,它都可以通开。比如,威灵仙治骨鲠在喉人尽皆知,不小心鱼刺卡喉了,威灵仙可以把它化掉,威灵仙可以让骨鲠软如棉,更何况痰瘀互结的息肉,所以身体有积聚的,要想到威灵仙,它和白僵蚕可以说是相互辅助的关系。这四味是治疗息肉的基本方,俗话说,兵无向导不达贼境,药无引使不达病所。针对不同部位的息肉,需各加引经药组,比如,声带息肉加玄麦甘桔汤,胃部息肉加平胃散。我是中医老刘,专著中医科普记得点赞 转发关注!健康问题可评论留言,尽量解答!
- 人物|《阿尔宙斯》官方攻略书公布 包含一切攻略要素
- 人生路上,感恩一切遇见
- 临床研究|【“求卓路·医者心”系列报道⑥】王芳:治病也医心,一切为了患者的肿瘤科医生
- 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一切都是崭新的模样
- 发病率|做个体检计划,一切还来得及
- 节假日|门急诊、住院、手术一切正常!津南这两家医院全力满足百姓就医
- 结石|气通了,结石就掉下来了!老中医拿出一张方子,说明一切
- 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慢慢努力,慢慢逆袭,一切来得及
- 发生的一切,都在教会我们什么
- 四川省肿瘤医院|坚持以病人为本 一切从病人出发——我国学者创新肺癌术后管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