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其顿王国虽然灭亡,但希腊文明却在欧洲广为流传

罗马帝国在公元前168年的彼得那战役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 将亚历山大大帝一手创立的马其顿王国带入了坟墓 。 这场战役确立了罗马帝国在地中海和近东地区的首席军事强国地位 , 同时还证明了手持短剑的古罗马军团拥有更强的机动作战能力 , 其杀伤力要远远超过手拿长矛的马其顿方阵军队 。

马其顿王国虽然灭亡,但希腊文明却在欧洲广为流传
文章图片
一、马其顿王朝
公元前338年 , 国王腓力二世领导下的马其顿王国凭借喀罗尼亚战役赢得了对希腊各城邦的统治权 , 儿子亚历山大也随父一同参加了这场战役 。 两年之后 , 腓力二世遭到暗杀 , 亚历山大接过了马其顿-希腊联军的统治权 。 在接下来的10年时间里 , 亚历山大南征北战 , 击败了波斯 , 赢得了“大帝”称号 , 并得以使马其顿王国的版图持续向东扩张 。

马其顿王国虽然灭亡,但希腊文明却在欧洲广为流传
文章图片
转战南北期间 , 亚历山大进一步完善了父亲留下来的一种叫做“方阵”的战略队形 , 这种队形通常都由一组士兵组成 , 每个士兵手中都要配备12至14英尺长的长矛(sarissas) , 轻步兵与骑兵将位列方阵左右两翼进行支援 , 提高了作战的机动性 , 得以使队伍直接插入敌人侧翼或突破敌人阵线 。
亚历山大的方阵队形使马其顿军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 同时也得以使希腊文明和希腊文化传遍了整个近东地区 。 公元前323年 , 年仅33岁的亚历山大离开人世 , 留下了依然强大的马其顿-希腊联军 , 他们的文化也仍然继续影响着近东地区 。 然而无论如何 , 亚历山大没有给这个强大的王国留下任何子嗣 , 使这个王国注定摆脱不了没落的命运 。

马其顿王国虽然灭亡,但希腊文明却在欧洲广为流传
文章图片
就在希腊逐渐没落的同时 , 其他帝国却在日渐崛起 , 意大利半岛上的罗马帝国与北非的迦太基王国都渐渐崭露头角 。 就在亚历山大去世的100年之后 , 国王腓力五世领导下的马其顿王国彻底摆明了与罗马帝国的对立立场 , 并在公元前215年至205年间公开支持迦太基王国的汉尼拔与罗马作战 。 战争接近尾声时 , 许多希腊城邦纷纷私下与罗马签订和平协议 , 致使马其顿再没有向罗马人发动有效进攻 , 得以使罗马军队最终在公元前202年的扎马战役中击败了迦太基人 。
二、罗马帝国的入侵
马其顿与罗马展开的第二次大规模战争发生在公元前200年 , 这一次 , 马其顿国王腓力说服了叙利亚王国与其联合共同对抗罗马 。 公元前197年 , 罗马军队长驱直入 , 深入希腊境内并在库诺斯克法莱重创腓力的马其顿大军 。 由于损失惨重 , 腓力不得不放弃重新统一希腊城邦的打算 , 并一度表示支持罗马与迦太基重新开战 。
公元前179年 , 腓力去世 , 马其顿王国的王位传给了其子珀耳修斯 , 这位新即位的国王运用非凡的手段再次统一了分裂的希腊各城邦 , 罗马人也同时感觉到了这位国王将对罗马在希腊地区的利益构成威胁 。 于是公元前171年 , 马其顿与罗马再次开战 ,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爆发 。
战争爆发后不久 , 珀耳修斯就在亚得里亚海东海岸的雷华斯与入侵的罗马军队展开了激战 , 然而珀耳修斯并没有在这次战役中把握住作战时机 , 而是一味试图利用缔结和约和现金报酬的方式与周边各国联合 , 这无疑给罗马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创造了时间 。 公元前168年 , 罗马任命路奇乌斯?埃米里乌斯?保路斯为大军统帅 , 带领罗马远征军开赴马其顿王国 。
出发之前 , 罗马国内曾就保路斯究竟该带领多少军队和如何展开战争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 元老院 。 最后 , 保路斯本人终止了这场无谓的争论:任何一位真心实意跟随自己出征的人都有发言权 , 而那些选择留在罗马后方的人都统统闭上嘴巴靠边站 。

马其顿王国虽然灭亡,但希腊文明却在欧洲广为流传
文章图片
三、珀耳修斯的战败
公元前168年初夏 , 保路斯率领2.5万罗马大军从萨洛尼卡海湾出发登陆马其顿王国 , 这支军队由四支古罗马军团组成 , 士兵全部佩戴短柄双刃剑和防护盾牌 , 毎支军团都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 , 具备突破小型军团和小队伍的作战能力 。
早在30年前 , 罗马军团就曾在库诺斯克法莱战役中以出色的机动作战能力击溃了马其顿王国的方阵军 。 而此时马其顿国王珀耳修斯却没能吸取当年的教训改进自己军队的作战方式 , 而是固执地认为既然马其顿方阵在亚历山大大帝时代曾发挥过巨大威力 , 那么如今它也完全能够保证战役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