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声音|8年了,他竟然还没红?


好声音|8年了,他竟然还没红?
文章插图
编者按:
梁博,一定算娱乐圈里一个特别的存在。
《好声音》夺冠后,他整整消失了5年,去国外学音乐。
他说自己,在娱乐圈像个“傻子和异类”。
但李健说,梁博恰恰赢在他的状态上,边缘,自信,独立,不妥协。
距离夺冠已经8年,当初那个目光灼灼的男孩,如今又有了哪些新变化?
做音乐却一直不在娱乐圈的梁博,确实不知“内卷”为何物。
上海的夏日闷热而焦灼。梁博提着吉他在街头走了一下午,“人都晒黑了”。
他的吉他很沉。导演不忍地说:“你不用这样,你把琴拿出去,拿盒子走就行,不用把琴放里面。”
梁博的第一反应是觉得这个建议很奇怪。
他不喜欢虚假,依然倔强地坚持:“没有琴我走出来那个姿势不对,手里的重量是不一样的。我必须放着。”
参加第一季《中国好声音》(以下简称“好声音”)时,梁博刚满21岁,正在读大学。
几个月的节目周期里,初出茅庐的他只有过两次让步。
第一次是盲选现场,他穿了件“自认为比较精神的白T恤”,导演却觉得“不够草根”,让他换成绿T恤。
梁博说,那件上衣特别傻,“白的可能强多了,至少像个正常人”。
第二次是学员故事的拍摄,节目组将他买琴的经历包装得坎坷而兴奋,梁博不得不照着脚本,念出那些让他受不了的台词。
一轮轮过关斩将之后,起初“被草根”的梁博有了一些话语权。
无论是身为素人还是开始受到关注,梁博的表达里饱含着自己的坚持:
“我始终觉得一个好的节目的呈现是综合的,那个时候就有这个想法。我还给导演写了一个‘应该如何介绍我’。”
9年后再回首,梁博发觉,当年参赛的那么多人里,好像就他一个是如此坦率又不畏惧的“傻子”:
“大部分人完全清楚娱乐圈是什么样的,清楚应该如何经营自己。”
只有他对娱乐圈一无所知,每天独自待在房间,满脑子只有一件事:
歌该怎么练,舞台该怎么设计。

好声音|8年了,他竟然还没红?
文章插图
音乐,就是梁博唯一的标准。
好声音|8年了,他竟然还没红?】梁博不知道其他学员的情况,也不关心节目组的各种安排。他专注于做好自己,心里笃定。
他分明感知到自己是大家眼里的异类:“对说你是异类的这个群体,你不向往,没有欲望。你要有欲望的话,可能就着急。”
梁博不想进入那个觉得自己是傻子和异类的群体。
但是当灯光亮起,有开口唱歌的机会时,他觉得身后站着1000万个同类:
“我们这种所谓自信和自在,不是说要挑衅你,或者不屑。
我们爱好和平,就是希望能在自己的环境里有自己的生存法则。”
一路上特立独行,梁博鲜少遭到打扰,而他也付出了比一般意义上的努力更多也更沉重的东西。
“回到那时候,还得那么做”
梁博用“零自信”形容儿时的自己。他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资本和理由引人关注。
那时,他喜欢一切和上课无关的事,尤其是画画,这是他最初表达自己的方式。
在渴望出人头地的年纪,他始终没有找到自信起来的契机,直到遇见音乐。
十几年前的一个下午,老师拿出一把破旧的吉他,弹Beyond的《真的爱你》。“前奏一出来,那真是像开背一样。”
梁博记得那把老吉他的所有细节:没有任何效果,不插电,应该很廉价,散发着好琴没有的味道。
却在每次响起时,依然拨动他的心弦。现在,在梁博办公室的书架上,“放在最上面的第一张唱片”便来自Beyond。
画画是梁博与自己沟通的一种方式,而音乐在具备沟通作用的同时,又赋予他一个强大的表达介质。
音乐对他而言,感染力更大,是更适合释放表达欲的出口。

好声音|8年了,他竟然还没红?
文章插图
梁博对待音乐,不逐利只从心。
人们误以为梁博不爱说话,其实面对家人和朋友,或那些聊得来也渴望沟通的人时,他是相当健谈的:
“每个人其实都有极强的表达欲,只不过有人可能不说出来,或者不说一些浪费时间、没用的话。
真正不爱表达的人是做不了任何输出的,因为他不愿意分享。”
收到人生第一把吉他后,梁博选择直接学流行音乐,跳过了乐理知识的学习。
入行多年,他自谦疏于理论,“只懂一些流行音乐的术语”,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创作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