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成功之道: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一次 , 刘邦问韩信:“你曾追随项羽 , 你觉得他为何失败?”
韩信以小见大、一语中的:“项王待人很谦和 , 对待那些患有疾病的将士也很好 , 但是一旦将士立功 , 应当封爵的时候 , 项羽却吝啬起来 , 把印章握在手里 , 棱角都快磨没了 , 也舍不得给 。 这是妇人之仁啊!”

王阳明心学成功之道: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文章图片
项羽有霸王举鼎之力 , 万夫不当之勇 , 为何输给了文不能文、武不能武的刘邦?说到底是过于“争” , 争财 , 争势 , 争名 , 争位 , 想争的东西太多了 , 最后争丢了天下 。
其实 , 争与不争 , 是两种处世的态度 。 争者摩拳擦掌 , 不争者淡然处之 。 自古以来 , 关于争与不争的探讨太多了 。

王阳明心学成功之道: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文章图片
王阳明心学成功之道: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曾经 , 有哲人提出“水德”就是关于“不争”最好的赞誉 , 水 , 滋养了自然界的万物 , 但却不从万物那里争取任何有利于自己的东西 , 这种无私的表现 , 被许多哲学家称之为“以其不争 ,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界 。
许多哲人认为 , 只有无争 , 才能无忧 。 利人就会得人 , 利物就会得物 , 利天下就能得天下 。 善利万民的人 , 如同水滋润万物而与万物无争 , 不求所得 , 所以说 , 不争的争 , 才是争的最高境界 。 很多最终成就皇图霸业之人 , 都深深地领悟到了这个道理 。
楚汉相争时 , 楚军强大 , 刘邦大败 , 逃到荥阳 。 此时打下齐国的韩信得知刘邦战败的消息 , 并没有派兵增援 , 而是向刘邦提出要求 , 希望同意他自立为“假齐王” 。
刘邦大怒 , 拍案而起 , 正要破口大骂 , 张良急忙提醒:“关键时刻 , 小不忍则生大变 。 ”
刘邦反应很快 , 就势拍桌大喊:“男子汉大丈夫 , 要做就做真齐王 , 做什么假齐王!”于是下令派张良带上印信 , 前往齐国 , 封韩信为齐王 。
韩信很快带兵赶到 , 汉军这才恢复元气 。
刘邦领悟了“不争”的道理 , 满足了韩信的欲望 , 稳住了军心 , 控制了局面 , 后来又在韩信的帮助下击败项羽 , 一统天下 , “天下莫能与之争” , 成为千古一帝 。
很多成功者都说过意思类似的一句话:“不争不是无所作为、自甘堕落 , 不是要人彻底断绝私心欲望 , 而是劝告世人要顺应大道 , 不要贪图眼前的小私 , 只有着眼于大局 , 才能得到最多最大的利益 。 ”
明代大儒王阳明认为 , 不争不是放弃眼前的一切 , 而是以不争今日之利而争万世 , 不争当前之利而争天下 。

王阳明心学成功之道: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文章图片
王阳明曾说 , 世事变化无常 , 欲免于祸患 , 收于大成 , 应保持一种“不争”的心态 , 与人无争 , 与世无争 , 看似消极避世 , 实则是一种恰到好处的“与人无争” , 是一种谙熟进退规则之后的释然 , 也是一种避免急功近利的从容 。
王阳明一生多次被排挤、被谪贬 , 却能始终不强求、不颓废 , 为生民立命 , 在逆境中崛起 , 构筑起心学的理论大厦 , 开创儒学新天地 , 在军事、政治上均建不世之功 , 在立德、立功、立言上皆居古今绝顶 , 在中国、朝鲜半岛、东南亚乃至全球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
说到底 , “与人无争”是智慧上的、过程中的“退” , “无人能与之争”则是聪明的、成果性的“进” , 通晓了这个道理 , 就能做到“不争才是最大的争 , ”这也是王阳明心学的重要精髓 。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 而且对于当今社会也有深刻的意义 。 它强调内心的力量 , 追求透明本心、胸中洒脱 , 可以让疲惫的人在喧嚣的社会中获得内心的宁静、充实与幸福 , 重寻进取与抗争的心劲 , 是现代人修养身心的最佳指导 。

王阳明心学成功之道: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文章图片
华侨出版社的《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 , 读之如同用双手抚摸自己心中最深处的秘密 , 思索内心强大的意义 , 总有那么一个不经意的瞬间 , 让你突然明白心学的深意 , 就像禅宗里拈花微笑般默契与随意 , 一个顿悟 , 便洞悉了它的真谛 。
喜欢的朋友 , 请点击文后链接 , 带一本细细品鉴 , 既是读书明理 , 更是读心练心 。
图片源于网络 , 如侵权请联系 , 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