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被司马昭誉为张良的钟会,为何会仓促谋反而身死?

司马|被司马昭誉为张良的钟会,为何会仓促谋反而身死?】钟会 , 不仅家世显赫 , 而且从小就是个远近驰名的神童 , 不但得到当朝重臣的赏识 , 连曹丕听说后都要亲自验证真伪;青年时代又成为一代名士 , 是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 , 是曹魏帝国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二十出头又为当权者所看重 , 成为其重要的谋谟之臣 , 对曹魏帝国后期的政局稳定发挥了关键作用;不到四十又被破格任命为征讨蜀国的最高军事首脑 , 率领十余万大军一举消灭了蜀汉王朝 。
但是 , 就是这样一位杰出人物 , 却在四十岁的时候因为谋反而死于非命 , 其悲惨结局令后人唏嘘 。

司马|被司马昭誉为张良的钟会,为何会仓促谋反而身死?
文章图片
钟会 , 字子季 , 太傅钟繇之子 , 幼年时便有胆识 。 钟繇 , 是曹操集团发展时期所一直倚仗的汝颍集团的重要成员 , 在曹魏政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曾经在曹魏建国之初担任太傅一职 。 钟繇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大家 , 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与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
钟繇曾经带两个儿子见魏文帝曹丕 , 当时 , 钟会七岁 , 哥哥钟毓八岁 。 钟毓见了曹丕 , 心中惶恐 , 汗流满面 。 曹丕于是问钟毓 , 说:''你为什么汗流满面?''钟毓回答:''战战惶惶 , 汗出如浆 。 ''曹丕又问钟会:''你哥哥都流汗 , 你为什么不流汗呢?''钟会答道:''战战栗栗 , 汗不敢出 。 ''令曹丕大为惊奇 。
在太学学习的数年间 , 是钟会学识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 , 他不但博览群书专研名理 , 对于各种技艺都有广泛的涉猎和研究 , 加之学习刻苦 , 很快便成为当时名重一时的青年名士 。 二十岁时 , 钟会已经和当时最为著名的青年思想家王弼齐名 。

司马|被司马昭誉为张良的钟会,为何会仓促谋反而身死?
文章图片
也就在这一年 , 钟会步入政坛 , 担任秘书郎一职 , 正始八年(公元247年) , 钟会转为尚书郎 , 第二年被提升为中书侍郎 。
不过 , 就在钟会按部就班地在仕途上稳步前行的时候 , 一场影响曹魏帝国政治命运的政治纷争也进行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 这就是曹爽与司马懿之争 。
这种内部争斗的紧张气氛对曹魏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 部分官吏分别投靠了不同的阵营 , 逐渐在朝廷中形成了立场完全不同的两大派 。 这种一触即发的紧张局势 , 就连深居家中的钟会母亲张氏都有所察觉 。
张氏对曹爽一派放纵不羁、缺乏政治远见的行为不满 , 曾私下告诉钟会和钟毓:像曹爽的做法虽然可以取得暂时的安乐 , 但未必能够长久 。 在张氏的规劝之下 , 钟毓、钟会兄弟采取了观望态度 , 并没有去投靠任何一派政治势力 。

司马|被司马昭誉为张良的钟会,为何会仓促谋反而身死?
文章图片
后来爆发高平陵政变 , 司马懿将曹爽一党诛杀殆尽 。 钟会及钟毓兄弟尽管因为没有明显的政治倾向而未获司马懿的提拔和重用 , 但这哥俩也还能够继续在朝中担任官职 。
此时 , 钟会也才二十六岁 。
钟会再次得到当权者的重用 , 还是嘉平六年(公元254年)的事情 。
有一次 , 司马师命令中书令虞松为其撰写一篇奏章 , 数易其稿之后司马师仍然不太满意 , 要求虞松继续修改 , 这让已经自觉江郎才尽的虞松非常为难 , 正巧此时钟会与虞松见面 , 发现其面有难色 , 于是询问 。 虞松突然眼前一亮 , 再也不顾忌自己的面子 , 立即将奏章之事向钟会作了一个详细的介绍 。
钟会看过虞松的奏章之后 , 仅仅将全文改动了五个字 。 但就这五个字的改动 , 已经让虞松心悦诚服 , 立即将修改后的奏章呈送给了司马师 。 司马师看完奏章 , 也觉得非常满意 , 但也发觉这并不是虞松的写作风格 , 于是好奇地问:''这似乎不是你所做的改动 , 究竟是何人所为?''虞松据实相告 , 并向司马师推荐这位青年名士 。
司马师当即表示:如果钟会果真有非凡的才能 , 自己定当重用 , 并派虞松代传自己的口谕召见钟会 。
听到司马师召见自己的消息 , 钟会深知这是得到重用的一个大好时机 , 于是闭门谢客 , 精心为这次的会见作准备 。 同时他还向虞松打听司马师的擅长之处 , 以做到知己知彼 。 经过十天精心的准备之后 , 钟会与司马师进行了一次非常成功的会面 , 两人从早上开始一直交谈到深夜的二更时分 。

司马|被司马昭誉为张良的钟会,为何会仓促谋反而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