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奶事件:被资本控制下的众生


倒奶事件:被资本控制下的众生
文章插图
1932年,美国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农场主倾倒牛奶也不卖给穷人。奶农将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时,或许不会想到这一幕将于90年后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上演。
且,玩法更高级。
如不幸遭遇危机,这种玩法可以把粉丝与爱豆推到一线挨枪子儿,护送资本安全撤离。
一个倒牛奶的视频火了。视频中一群老太太在那里拆乳酸饮品的瓶盖,大量的白花花的牛奶,被一一拆开,并直接倒入沟渠中。手头上这些倒完还不算,背后还有整整一面墙的奶箱等着被倒掉。据说,被倒掉的牛奶总共有27万瓶之多。许多网友表示不解,为什么好好的奶要被倒掉?这是真的吗?拆了之后又不喝,把牛奶倒掉,只留下瓶盖。
好奇怪的行为,这些老太太为什么只要瓶盖不要奶呢?一定是瓶盖比奶更值钱嘛。所以视频中这群倒牛奶的人,就被骂上了热搜。可她们是罪魁祸首么?当然不是。

倒奶事件:被资本控制下的众生
文章插图
这一切都要从一个节目的投票方式说起。
今年,《青春有你》这个选秀节目搞了个特别独特的扫描二维码投票方式。之前,这些二维码都是贴在瓶子身上的,不过这样销量没有办法最大化,所以今年赞助商就“别出心裁”的搞了一个把二维码给放到瓶盖里面的操作,逼着这些粉丝想要投票就必须把牛奶开瓶。而且,这个投票还是有时间限制的,分为好几期,必须在这期间把票投完,不然就没用了。于是,就出现了视频里面的那一幕,大爷大妈把奶全都倒掉只留下瓶盖,攒了一大堆然后给粉丝后援会用来打投。那开了瓶这么多牛奶不可能都喝了啊,奶制品打开包装以后又放不久。。。。
所以就只能倒掉。
当然,有人说,这牛奶能不能给捐了,哪怕是给农民工,保洁阿姨也行,也别倒掉好啊。你说的好听,组织需不需要成本?运输需不需要成本?在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直接倒掉反而成为了最好的选择。当倒牛奶成为最优解的时候,这些粉丝们为了自己的偶像,会毫不犹豫的将牛奶倒进下水道。
而赞助商和节目组就能够靠着这种营销方式,血赚一波。
可惜的是,《青春有你》这一次直接撞在了枪口上,就在4月29日,咱们国家通过了《反食品浪费法》,里面直接把“反对浪费”写到了法律条文里面。其中第三十条就写着“违反相关规定的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顶风作案,成为了典型,节目组被停播整顿。
其实,让我说,这个事情本质上还是赞助商的问题。在现实中,你要惩罚这么一群无脑粉的集体行为是很难的,任何群体性惩罚都将付出巨大的成本。所以对于这种赤裸裸的违反食品浪费法的行为,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是惩罚节目组。谁要你们煽动的?那你们就要为这次视频浪费的恶劣传播事件负责。
这个思路当然是对的,但是我们仔细想想,整件事究竟围绕着什么在进行?在一个商业社会中,所有的事情都是围绕钱展开的,而不是围绕人。节目组策划是需要预算的,预算谁给?明星出场是需要高薪的,爽子日薪208万就是实锤。这背后的一切,都是需要钱预支进来,而这个钱哪里来?
甲方爸爸那里来,也就是赞助商提供。赞助商难道是做慈善的?你们玩游戏,他们来买单,可能么?当然不可能,羊毛出在羊身上,他们掏的前期成本,最后都要赚回来,通过谁?
通过这场活动的传播力,最终从全体消费者那里赚回来。也就是说,在这场闹剧中,那个赞助商才是幕后的策划者,才是始作俑者。换句话说,他们为了出名,无所不用其极,宁愿唆使粉丝们触犯食品浪费法。毕竟最后被停播的是节目,而不是说背后厂家的商品被停止销售。
这才是重点。
如果你对明星,对节目组产生厌恶,希望他们被处罚,但是这么做治标不治本。因为只要这里面有利润空间,还会有无数厂家钻这个空子,你禁了A节目,他们会搞起B节目,你封杀A明星,资本会去捧B明星。
指望教育粉丝,太难了,这事儿都怪袁隆平,让他们吃太饱了。
所以打蛇要打七寸,要重罚赞助商,到底谁是金主,谁在背后资助这么一起恶劣的,违反食品浪费法的事件?罚到该商品的企业主心疼,让他们再也不愿意用这种出恶名的方式去营销。
这才是正确的终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