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凤雏”庞统前来投奔,刘备为何没有第一时间重用?

在“三气周瑜”后 , 鲁肃继任江东大都督 , 刘备集团获得了一个相对平缓的外部环境 。 但就在这个时候 , 集团内部发生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 引发了我们一系列的思考 。
贤士庞统来投奔刘备 。 不料一向求贤若渴的刘皇叔 , 竟然以“荆楚稍定 , 苦无闲职”为借口 , 将大贤支派到“此去东北一百三十里”的耒阳县 , 然后说了几句“如后有缺 , 却当重用”的客气话 。
刘备怎么啦?
当年水镜先生“伏龙、凤雏 , 两人得一 , 可安天下”(《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的话 , 对刘备的影响是极其强烈的 , 留下的印象也是极其深刻的 。 当初为第一位付的心力有口皆碑 , 如今第二位来到眼前 , 为什么如此轻慢?
难道刘备得到荆州后乐晕了?还是像有些观点认为的 , 有了诸葛亮就满足了 , “得龙忘凤”?
从刘备一贯的表现看 , 这种可能性不存在——别说现在只是“借”来了荆州 , 而且面对的是凤雏先生 , 即使是后来得了西川 , 面对总体水平低得多的刘巴、黄权 , 刘备也没有丧失礼贤下士的人设 。

三国演义:“凤雏”庞统前来投奔,刘备为何没有第一时间重用?
文章图片
那么 , 真是因为“见统貌陋 , 心中亦不悦”?更不可能 。 刘备不是看颜值的人 , 后来面对张松的表现就证实了这一点 。
其实 , 前文孙权不用庞统 , 根本原因也不是“浓眉掀鼻 , 黑面短髯 , 形容古怪” , 而是因为“某之所学 , 与公瑾大不相同” 。
至于“统不拿出鲁肃、孔明书投呈” , 这从表面上看恐怕算是个原因 。 但是 , 一方面这是庞统自身行为所致 , 另一方面 , 拿出来效果也未必好——后文详述 。
那么毛病出在哪里呢?进一步说 , 刘备针对的真是庞统吗?
我们认为 , 矛盾的焦点、刘备针对的对象 , 是一个出乎绝大多数人意料的人 。
我们来仔细看一看赤壁大战以后一段时间 , 在刘备集团高层发生的几件事情:
关羽念及昔日私人恩情 , 在华容道放跑了曹操 。 虽然从刘备利益出发 , 留下曹操的性命是上策(否则当时的实力对比下 , 孙权恐怕立时就能灭了刘备) , 但是毕竟关羽曾经立下军令状 , 于是“孔明欲斩云长”!最后还是集团的老大刘备亲自出面“望权记过 , 容将功赎罪”(《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 。
事情是过去了 , 但是由此 , 有人在集团内部的地位无形中有了一个新的不一般的提高——不但老大得低声下气求情一回 , 而且老大那一向眼空四海的至爱兄弟还得谢不斩之恩 , 在心理上低下了很大一个档次 。
随后的事情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

三国演义:“凤雏”庞统前来投奔,刘备为何没有第一时间重用?
文章图片
在南征四郡的第一站零陵 , “度从之 , 遂于城上竖起降旗 , 大开城门 , 赍捧印绶出城 , 竟投玄德大寨纳降 。 孔明教刘度仍为郡守 , 其子刘贤赴荆州随军办事 。 ”(《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
在这里脑补一个历史背景:自从秦始皇改分封制为郡县制 , 上至郡守、下至县令 , 都必须由皇帝直接任命 。 汉承秦制 , 也是一样 。
而当时天下分崩离析 , 要求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命确实不现实(何况汉献帝已经是那么一个处境) 。 但是 , 在每个小的割据集团内部 , 郡守和县令作为重要的行政官员 , 由集团老大任命 , 这是不能改变的办法 。
对于老大手下的人 , 无论地位多高、多受信任 , 这个人事权力都是“禁区”——即使事出紧急 , 需要临机决断 , 也应该有一个事后报批追认的程序 。
可是这次 , “教刘度仍为郡守”这个动作 , 是在情况并不紧急的情形下 , 由不是老大的人完成的 , 而且是在老大在场的情况下 , 既无请示也无汇报 , 直截了当就完成了 。
当时的场面 , 表面肯定是云淡风轻、温暖和煦 , 但细琢磨起来 , 真是让人惊心动魄、魂飞天外——感受最深最强烈的恐怕就是刘备!
没过几天 , 又出事了 。
“云长引魏延来见” , 刘备高度评价魏延是“有功无罪之人”(《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 , 肯定是准备笑呵呵敬酒加封官的——注意 , 这里接受魏延与否 , 也是个人事权力 。
这时 , 却有人不顾老大在场 , 直接就“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

三国演义:“凤雏”庞统前来投奔,刘备为何没有第一时间重用?
文章图片
在场的人 , 都看到了魏延对攻占长沙立下的赫赫功绩 , 而且其中绝大多数人还知道当年魏延在襄阳城门前大战文聘对刘备表现的忠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