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型的基本样式

谈到铸钱 , 肯定会涉及到钱范 , 目前所见到的钱范实物 , 主要是从春秋到魏晋南北朝 , 其后只有在个别时期偶尔发现 。 笔者在《吉金铸国史之七浅谈中国古代铸币的造型方法》中提及了多种钱范造型的情况 , 相信看过的朋友很多都会有一头雾水的感觉 , 在这里简单做个普及性的介绍:
浇铸完成后的成品脱模后 , 如果呈钱树状 , 也就是主浇铸道与钱体在一个平面上 , 那么称之为立式浇铸 。 也就是在浇铸的时候 , 钱范是立着的 。 立式浇铸的主要形态包括:

范型的基本样式
文章图片
直流与分流的区别在于 , 主浇铸道只有一条的就是直流 , 不止一条的就是分流 。
而直注与分注区别在于 , 主浇铸道没有分叉 , 依次一个一个的浇铸就是直注 , 主浇铸道分出枝杈分别浇铸就是分注 。
直流直注 , 就是像串糖葫芦、羊肉串一样 , 一条主浇铸道串起了一串钱 。 这种现象出现的比较少 , 更为常见的则是一个范只铸一个钱 , 这样自然是“直流直注”了 , 这种现象出现在金属铸币历程的两端 , 就是早期的布币的范 , 以及目前所见永隆、天命范 。
直流分注 , 就是呈钱树状或者鱼骨状 , 铸币在主浇铸道两侧依次排列 。 这种形态主要出现在战国晚期和西汉 , 以及清中晚期 。

范型的基本样式
文章图片
图1西汉半两铜范(笔者摄于上海博物馆)

范型的基本样式
文章图片
图2西汉半两铜范(笔者摄于上海博物馆)
范型的基本样式
文章图片
图3咸丰重宝当十钱树(《清朝钱编年谱Ch‘ingCashuntil1735》WernerBurger1976)
范型的基本样式
文章图片
图4祺祥通宝钱树(《中国历代货币大系6:清钱币》马飞海等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当然 , 直流分注也有两侧不止一排钱币的 , 还可以二分甚至三分 , 其后几排基本就是直注了 。 这种情况一般都出现在铜液流动性相对比较好的品种上 。 分注之后再分注 , 一般就是散注了 ,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卧式浇铸形态中 , 在立式浇铸形态中几乎未见 。

范型的基本样式
文章图片
图5西汉五铢陶范母(笔者摄于上海博物馆)
日本飞鸟池遗址所出富本钱也是直流分注工艺 , 而且其分浇铸道与主浇铸道几乎等宽 , 风格不像中国两汉以后的水平 , 反倒是更接近早期的水平 。
分流直注 , 就是两串及以上的糖葫芦、羊肉串 。 同样地 ,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 常见的是分流单注 。 这种情况多见于战国的大型铸币 , 比如布币、刀币 。 当然 , 也发现有此形态的大泉五十钱范 , 而且若单从形态上分析 , 早期的叠铸范式与分流单注的形态是有一定的关联 。

范型的基本样式
文章图片
图6齐刀范(笔者摄于上海博物馆)
范型的基本样式
文章图片
图7大泉五十铜范(笔者摄于上海博物馆)
分流分注 , 就是两条以上的鱼骨头 。 这种形态出现在战国中晚期 , 其目的很显然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 不过从后续发展开看 , 随着冶金温度和合金比例的调整 , 最终还是多层级的直流分注占了上风 。

范型的基本样式
文章图片
图8楚贝铜范(笔者摄于上海博物馆)
与立式浇铸相反 , 如果浇铸完成后的成品脱模后 , 主浇铸道与钱体垂直 , 那么称之为卧式浇铸 。 也就是在浇铸的时候 , 钱范是平放着的 。 立式浇铸的主要形态就是叠铸法 。 对于叠铸法的考察 , 笔者认为主要应聚焦在范材的变化上 , 这个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 , 就不赘述了 。
范型的基本样式
范型的基本样式
文章图片
图9五铢叠铸陶范(笔者摄于上海博物馆)
范型的基本样式
文章图片
图10五铢叠铸陶范(笔者摄于上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