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题被指不专业,评论被骂没水平,诗词大会和康震咋面对这届观众

“本赛季第一次百人团拿下一百分!”在《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第五场现场,主持人龙洋兴奋地宣布。
出题被指不专业,评论被骂没水平,诗词大会和康震咋面对这届观众
文章插图
百人团的100人能全部答对题目的,别说“本赛季”,即使是前几个赛季也是不常见的,所以兴奋是应该的。可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就在上一场(第六季第四场),百人团却刚刚经历了“滑铁卢”——有个题目,百人团100人中却有96人答错了。一直追诗词大会的朋友可能有这样一个感觉,本季诗词大会的题目整体上变难了,特别是从第四场开始,有些题目单靠背背记记古诗词,然后稍加推断,已经解决不了了;要答对题目,得有相当丰富的文化积累才行。而那个100分,仅仅是个“意外”罢了,估计以后也很少见。举个例子,在第五场小选手周胤好拿到的3个题目都很棘手。比如其中一题:“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中的“鸡窗”指什么房间的窗户?答案是书斋。这个题目考察的是文学典故,拼的是选手的文化积累。
出题被指不专业,评论被骂没水平,诗词大会和康震咋面对这届观众
文章插图
而另一个题目则考查了选手的推断能力。题目是:下列诗句,哪一项提到的酒器和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的功能相似?A、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B、金陵弟子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C、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答案是A。因为根据情境提示,犀尊是盛酒器,而“觞”与“瓢”则是饮酒器。蒙曼也解释说,这个犀尊重达十几公斤,正常情况下,没人会对着“壶嘴”大喝特喝的。
出题被指不专业,评论被骂没水平,诗词大会和康震咋面对这届观众
文章插图
国家博物馆藏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对于题目难度的增加,“这届观众”中有人不干了。像第四场出的那个“王炸”题,就被指“不专业”,而康震的评论也连带着被骂“没水平”。那么,题目真的出的不专业吗?评论真的没水平吗?我们再回顾一下。那是一个图画推断题,让选手看唐代孙位名画《高逸图》,选出画的内容与三联诗中哪一联诗意最为接近。选项有三:A、今日良宴会,欢乐难俱陈B、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C、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答案是B。
出题被指不专业,评论被骂没水平,诗词大会和康震咋面对这届观众
文章插图
选手后方屏幕即孙位高逸图有网友认为从画面中并不能排除欢宴(A项)、乘凉(C项)的可能性,因此“答案(及康震解释)明显缺乏说服力”。先说康震的解说,康老师认为:这七个人聚在一起,乘凉不可能,也根本“没有宴会这一说”,只可能在“谈玄”了。于是网友感到“费解”。因为——“观众看到的这一幅画里,阮籍的手中明明拿着扇子,你怎么肯定他不是在“乘凉”?刘伶手里拿着方杯,身边还有一个拿酒坛的童子,你怎么证明他们不是在宴会?”
出题被指不专业,评论被骂没水平,诗词大会和康震咋面对这届观众
文章插图
这个思路是正确的,我们就是应该先找画面特征,然后再与诗句对应。比如这位网友接着阐发,如说“玄谈”,至少画中得有“麈尾”的存在,它是魏晋文人玄谈时的典型道具!该网友的观点可能代表了很多观众的想法。那么,思路正确,就代表着观察、推断、结论正确吗?显然不是!这位网友首先在观察上就犯了错误:阮籍手中拿的并不是“羽扇”,正是玄谈家的“道具”麈尾!麈尾一直存在于当时的历史记载中,但因为缺乏实物出土,很长时间人们对它认识不足。要么把尘拂误以为是麈尾,要么把古画中的麈尾误认为是羽扇,所以才出现了这样误认问题。而在画中,阮籍手中的出现了麈尾,不正代表着一场玄谈的开始吗?因此看,并不是出题人不专业,而恰恰正是他们太专业了,以至于超出了大多数人的认知,才出现了这个局面。而康震老师在解说时的确说得又太笼统了,假如在麈尾这里稍微点上一点,恐怕非议就会少很多。
出题被指不专业,评论被骂没水平,诗词大会和康震咋面对这届观众
文章插图
壁画维摩喆手中拿着的也是麈尾至此,恐怕可以下结论了:题目还是有明确答案的。第一,竹林“四贤”是在玄谈,而且非常正规,因为有麈尾在。(二者的重要关系大家可以自行搜索网络)第二,玄谈也可以兼乘凉。他们衣衫单薄,仔细看甚至可以透过衣物看到他们腿部的肉色,更何况最右边的那位(山涛)还光着膀子披着衣服!至于阮籍手中的麈尾,偶尔扇扇风,赶赶蚊虫也无不可。只是诗句是“开轩”在屋里乘凉,于场景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