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收藏的马未都,为何不收名家字画?到底是不懂还是不敢?

想要文物买个好价格 , 只要马未都说一句就够了 。 他如今是收藏界的红人 , 还获得了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的称号 。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 马未都竟然是小学毕业 , 这样的文化程度硬是影响着百万收藏市场 。
想要提高收藏品味和公信力 , 要不是有钱 , 看得多买的多 , 要不就是有专业知识 , 专门从事考古方面的工作 。 马未都这两样都没有 , 他能混到到如今收藏家的地位 , 全靠运气 。 马未都收藏东西不少 , 尤其是瓷器的文物 , 他还写了一本书叫《马说陶瓷》 。 但是从始至今 , 即便是有了一家私人博物馆 , 马未都也没有收字画 。 为什么会这样呢?好友王硕说了一句“捡破烂的能没点数?”

百亿收藏的马未都,为何不收名家字画?到底是不懂还是不敢?
文章图片
这是怎么回事呢?马未都不收字画 , 就是吃了文化的亏 。 马未都的发家史还得从街边捡破烂说起 。 上世纪80年代 , 正是古玩发展的低谷 , 价格上不去 , 以前玩古玩的人大部分都被整治了 。 那时候马未都正好25岁 , 此后10年里 , 他狂收暴敛 , 收购了不少好东西 。 可以说 , 马未都是幸运的 。
马未都再幸运 , 想要在古玩界混出名堂 , 还是得要古玩的知识 。 其他收藏家可能是毕业于专业院校 , 马未都却是和街边吆喝的练摊人学习的古玩知识 , 可以说这批人就是马未都的师傅了 。 那是些什么人呢?马未都说他们大多服过刑 , 做的不过是3块钱买进5块钱卖出的生意 。

百亿收藏的马未都,为何不收名家字画?到底是不懂还是不敢?
文章图片
在离这里 , 马未都学到的古玩市场知识 , 和对古玩价值的基本判断 。 不过这些人虽然没文化 , 但是讲规矩 。 马未都说:“旧社会有一个特别好的规矩现在没人执行 , 过去有一个术语叫‘成三破二’ , 中间人拿5% , ‘成’是卖方买卖做成了 , ‘破’是买方破费 。 我们现在的中间人一张口就是10% , 不讲规矩 。 ”
可能有人认为马未都在古玩方面不够专业 , 但是他却认为这是自己的优势 。 他认为市场是最能锻炼人 , 和练摊人打交道的那段时间 , 锻炼了他的心理素质 。 在那里比起文物考古专业知识 , 更多的是对价格的讨价还价 。 而博物馆的专家缺乏市场的灵敏性 , 一大堆人拿着资料折腾来折腾去的 , 等到反应过来 , 市场早就变了 。 还有博物馆的专家 , 一到市场就虚了 。

百亿收藏的马未都,为何不收名家字画?到底是不懂还是不敢?
文章图片
马未都从练摊儿那儿学古玩知识 , 好的是对市场变化灵敏 , 不好的就是缺乏对字画的判断 。 要知道字画的鉴定 , 很考验一个人的文化积淀 。 这需要人有一定的古典文化积淀 , 对字画有一定的赏析能力 。 马未都才小学毕业 , 下乡期间插过队 , 也当过小工和厨子 。 后来马未都成为《青年文学》的编辑 , 这证明他有文学知识积淀 , 可惜还是差了点古典文学的积淀 。
收藏文物不仅仅是判断年代这么简单 , 这样的话 , 考古专家就能做到了 。 玩文物 , 尤其是字画 , 需要一定的审美 , 和对市场的判断 。 都是古代的东西 , 什么东西会受人追捧 , 这需要有一定的判断力 。

百亿收藏的马未都,为何不收名家字画?到底是不懂还是不敢?
文章图片
马未都没有收字画 ,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贵 。 马未都能收到一群宝贝 , 得益于时代背景 。 他捡漏以难以想象得低价购买了古玩 , 如今古玩的价格早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 收藏家们非富即贵 , 古玩已经成了富人的游戏 。 马未都曾经感叹“1990年代 , 很好的字画就几十万 , 如今动不动就是千万 , 还怎么买?”
马未都曾经说起自己错失宝贝的故事 , 价格变化之大 , 让人咋舌 。 当年有人农民淘出了永乐年间的罐子 , 转手要马未都4万块 , 结果马未都最后都没买到手 。 如今这个罐子出现在香港苏富比 , 2005年成交已经要价3000多万港币 , 涨了足足600多倍了 。

百亿收藏的马未都,为何不收名家字画?到底是不懂还是不敢?
文章图片
其实马未都不收字画的出发点很简单 , 他不是文物家 , 最多就是商人罢了 。 商人趋利 , 有钱赚得地方他就去 , 不好赚钱了就撤退 。 马未都不收字画 , 也是自知之明的一种表现 。 字画行业水太深了 , 他如今在收藏界有地位了 , 没必要趟这趟浑水 。

百亿收藏的马未都,为何不收名家字画?到底是不懂还是不敢?
文章图片
百亿收藏的马未都,为何不收名家字画?到底是不懂还是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