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牌匾被射了一支箭,为什么200多年过去了都没拔下来?

故宫 , 迄今有500多年的沧桑岁月 , 3公里长 , 10米高的围墙 , 俨然是一座森严壁垒的城堡 , 留下一个个引人入胜的谜团 。
《故宫简介》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革命农民在河南、山东、北京等地发动了反对清王朝的武装起义 。 在京郊的一支农民军杀进了皇宫 , 在隆宗门一带与清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 现在隆宗门匾额上还保存着一支当年他们射向阶级敌人的箭头 。 这是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遗迹 。 ”
令人怀疑的是 , 发生在200多年前的遗迹如何能保留至今?

故宫牌匾被射了一支箭,为什么200多年过去了都没拔下来?
文章图片
背后的历史
天理教又名八卦教 , 是民间秘密宗教白莲教的一个分支 , 其信徒主要是贫苦农民和小生产者 。 该教教徒林清、李文成等原本相约在嘉庆十八年的九月十五日分别在河南、河北同时发动起义 , 林清还秘密地与清宫内的太监取得联系 , 计划在嘉庆皇帝离京到外地游乐围猎时袭取北京 。
由于李文成一路在起义前暴露了目标 , 李在河南滑县被捕入狱 , 河南义军提前发动了起义;但河北方面的林清对此毫不知情 , 仍按原计划进攻紫禁城 。

故宫牌匾被射了一支箭,为什么200多年过去了都没拔下来?
文章图片
九月十五日清早 , 京城周边参加起义的200多名天理教徒分成两路 , 化装商人潜入京师 。 午时 , 进入紫禁城内城的教徒在皇宫太监的帮助下 , 分东西两路分别冲向东华门、西华门 。 冲击东华门的被官兵发现 , 均被杀死;西路的则在冲进西华门后一直打到了隆宗门 。
隆宗门是紫禁城内廷与外朝西路及西苑相连的重要通道 , 当时已被守军关闭 , 天理教徒企图翻墙进入隆宗门内开门 , 于是爬到养心殿南侧的膳房屋顶 。 此时正在读书的皇次子旻宁(就是后来的道光帝)听到动静 , 立刻全副武装 , 率清兵用火枪击退了入侵者 。

故宫牌匾被射了一支箭,为什么200多年过去了都没拔下来?
文章图片
故宫牌匾被射了一支箭,为什么200多年过去了都没拔下来?】天理教徒和官军在隆宗门激战时 , 有两支箭射在隆宗门上 , 至今仍留有箭头的痕迹 。
后来 , 礼亲王昭梿等人带兵由神武门增援 , 又临时将准备派往滑县的一千多名火器营官兵调入宫内肃清“匪患” , 最终将这次起义镇压下去 。

故宫牌匾被射了一支箭,为什么200多年过去了都没拔下来?
文章图片
谜团重重
如今 , 在五米高的隆宗门蓝底红边金漆匾额上 , 可见有一支黑色的箭镞 , 深深地嵌插在金黄色的“宗”字的左旁 , 表示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激烈战斗 。
不过 , 匾额上的箭头是不是这段历史留下的 , 还有很多的疑点 , 比如:
隆宗门是内廷通往外朝西侧的重要通道 。 人员往来频繁 。 特别是皇帝居住在隆宗门内养心殿 , 皇太后居住在隆宗门外的慈宁宫 。 皇帝每日去慈宁宫问安 , 必须经隆宗门 , 如果匾额上有箭头 , 将近百年能对此熟视无睹?

故宫牌匾被射了一支箭,为什么200多年过去了都没拔下来?
文章图片
再有 , 自1813年至清朝覆亡 , 清宫历经大小维修多次 , 如果匾额上有箭头 , 怎能会保留不动?
最后 , 观察隆宗门匾上的箭头 , 会发现它断损的箭杆略朝上 , 这说明箭是自上而下射中匾额的 。 然而隆宗门是座面阔五间 , 进深二间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顶的建筑 。 中辟三门 , 门在内柱处 。 除向下而上可以射中门上匾额外 , 自上而下及平射均无可能 。 现存的箭头是射中的吗?令人大惑不解 。

故宫牌匾被射了一支箭,为什么200多年过去了都没拔下来?
文章图片
真相或许并不重要
有学者曾派人访问过古建工程队的老工人 , 据有的工人回忆 , 50年代初他们曾清理维修过隆宗门 , 那时门柱、门扉、门额上留有许多支箭 , 他们把这些箭都拔掉 , 清理干净 。 至于匾额上的箭头 , 他们回忆是 , 拔掉箭后匾额上箭孔较深 , 因而顺手捶上一个箭头 , 遮盖了箭孔 。 这也许是箭头位置自上而下的原因吧!
隆宗门匾上的箭头究竟是什么时候留下的?至今未有确切结论 。

故宫牌匾被射了一支箭,为什么200多年过去了都没拔下来?
文章图片
有人猜测是八国联军占领清宫时所留;有人反对此说 , 估计是民国时期故宫缺乏管理 , 以致蔓草丛生 , 垃圾成山 , 或有人射箭游玩所致 。 这些推测均无实据 , 所以最终的答案是没有的 。 但这已无关紧要 , 因为箭头后面已经没有了令人关注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