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李鸿章首次见全自动机枪,没先价问反而问一句话,让洋人听后沉默


李鸿章|李鸿章首次见全自动机枪,没先价问反而问一句话,让洋人听后沉默
文章图片

李鸿章|李鸿章首次见全自动机枪,没先价问反而问一句话,让洋人听后沉默
文章图片

李鸿章|李鸿章首次见全自动机枪,没先价问反而问一句话,让洋人听后沉默

\">
相传春秋末期吴国公子光想要杀吴王僚以自立 , 于是伍子胥把古代“四大刺客”之一的专诸推荐给了公子光 。 之后 , 公子光和专诸密宴请吴王 , 将匕首藏于鱼腹之中 , 借着献鱼进入宴会 , 趁吴王不备 , 成功刺杀吴王 。 战争中需要策略 , 但武器的重要程度也不言而喻 。 “挽弓当挽强 , 用箭当用长” , 只有用好的、更适合的武器 , 才更有助于胜利 。

李鸿章是一个极其有能力的人 , 他虽然是文人出身 , 却凭借在军事方面的功业而掌握权力 。 清朝自1840年以后在与各种的战争中频频失败 , 为了巩固国防和稳定国内局势 , 清政府在军火方面一直坚持采用自我研发和引进外国引进武器相结合的方法 。
太平天国运动中 , 正是因为大规模地采购火器 , 曾国潘才有“打呆仗”的底气 。 曾国潘是李鸿章的老师 , 因此 , 李鸿章自然而然地继承了这种对武器的重视态度 。 彼时最先进的机枪 , 就深深吸引着李鸿章的关注 。
1848年适逢要前往德国参观 , 早就被机枪吸引的李鸿章专门去参观了一个马克沁机枪厂子 。 马克沁机枪老板知道李鸿章是清朝重臣 , 断定这是一位真正的“上帝” , 因此特意给李鸿章准备了一场重大“演出”:在半分钟内用马克沁机枪将一颗比一个成年人腰还粗壮的大树拦腰打断 。 机枪的声音以及大树倒地的声音都让李鸿章深受震撼 , 他不禁想大清朝要是有这样的武器该有多好 , 那样就不会再担心列强来犯了 。
怀着这种想法 , 李鸿章便开口询问马克沁机枪老板 , 但他问出的不是价格 , 而是“刚刚一共发出多少发子弹” 。 工作人员怀着疑惑告诉他是300发 。 听到这里 , 李鸿章沉默了 , 接着说出一句让人们时至今日仍感觉无比心酸的话:“这机枪消耗子弹太快了 , 大清朝用不起 。 ”话毕 , 他向老板挥了挥手 , 拒绝了他们采购机枪的提议 。
这个无奈又心酸的理由让马克沁机枪老板都沉默良久 , 他们做梦也想不到 , 昔日的天朝上国 , 竟然连子弹的费用都支付不起 。 不得不说 , 这也正是李鸿章目光“毒辣”之处 。 别人都简单地认为清朝挨打的原因是武器不够先进 , 只有他看到了现象后的本质 , 即大清朝经济崩溃的现实 。
其实清朝的收入也并不是非常低 , 清末的财政收入一直创下了“高新”记录 , 最多的一年甚至收入8968万两 , 相比明朝末年财政收入已经非常高了 。 不幸的是 , 这些财政收入用于治国的则少之又少 。 与明朝相比 , 清朝要供养的人太多了 , 不仅要供养皇族和贪官污吏 , 甚至还有庞大的八旗集团 , 其中慈禧又极度奢侈 , 花起银子来更是眼睛都不眨一下 。
慈禧70寿宴花费三千多万两白银 , 修颐和园花费700多万两白银 , 却没有60万两白银给用以李鸿章维修军舰 。 结果清朝一打起仗的时候就发现国库银子不足 , 只能犯怂了 。 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持久作战 , 所以即使是越南战争战胜了 , 还是得去签订屈辱地割地条约 , 否则 , 一旦经济崩溃 , 下面的官吏“吃不饱” , 不满意 , 老百姓甚至不需要武器就可以轻易让清政府垮台 。
都说李鸿章和列强签订丧权辱国的协议 , 是卖国贼 , 但这仍旧无法改变他晚清名臣的地位 。 作为大清朝最后的“补锅人” , 李鸿章责任重大 。 他一直在尽自己所能“过日子” , 马克沁机枪要用一大笔钱 , 而马克沁机枪需要大量子弹 , 这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 如果一直用 , 一定会拖垮清朝的经济 。 而不用马克沁机枪 , 也只是在作战时更辛苦一些 , 清政府统治还能维持 , 相比之下 , 如何取舍一目了然 。
慈禧太后可以花大把的白银给自己欢庆寿宴 , 修建颐和园享乐 , 却不愿意拿出一小部分用以军事国防 。 清政府的腐朽 , 可以说是文武全才的李鸿章又怎么会看不到?只是他也身在局中 , 无法改变什么 , 只能竭尽所能苦苦维持 。
毫无疑问 , 李鸿章是一个极其具有时代特色的人物 。 一方面 , 他想继续维持清政府的统治 , 另一方面 , 他也想保全中国 。 在这种纠结的抉择中 , 他非常矛盾 。 他作为大清朝的名臣 , 却不得不和列强签署一系列屈辱的协约 , 一人担下“卖国贼”的千古骂名 。 他是晚清名臣 , 同时从某种程度上讲 , 他也是时代的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