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38年历史的民国,为何大师辈出?需要后人反思

1912年至1949年 , 短短38年的历史中 , 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极度绚烂的世界 。

只有38年历史的民国,为何大师辈出?需要后人反思
文章图片
民国时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动乱不止 , 不仅仅是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 , 还是北洋军阀之间的内乱问题 , 又或者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等 , 民国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自然便是不太平 , 在人人自危的年代里 , 能够生存下去就已经是一种奢求 。 但是 , 让人们没有想到的是 , 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 , 中国的文化事业也迎来了一个繁荣开放的时代 , 直到今天 , 他们中的许多作品依然影响着许多人 。
只有38年历史的民国,为何大师辈出?需要后人反思】近现代文艺界的主流人物中 , 但凡能被大家耳熟能详的 , 无一例外多是出自那时 , 比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等 , 还有梁启超、梅兰芳、钱穆等等 , 又或者科学界的人物 , 也都是成长于那个年代之中 , 尤其是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 , 不仅招揽了一批当时颇有盛名的学者 , 更是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后继之人 。

只有38年历史的民国,为何大师辈出?需要后人反思
文章图片
到了今天 , 很多人也在反思 , 为什么条件有限的民国时期 , 却诞生了极度繁荣的文化 , 但到了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的今天 , 却“论文造假、大师徒有虚名”呢?
1931年 , 梅贻琦先生出任清华校长时 , 临场演讲时说了一句话:所谓大学者 ,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 有大师之谓也 。 此说是化用孟子了《见梁惠王下》的经典论述“所谓故国者 , 非谓有乔木之谓也 , 有世臣之谓也” 。 梅贻琦在清华17载 , 为其带去了众多树新之风 , 也使得清华逐渐在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 。

只有38年历史的民国,为何大师辈出?需要后人反思
文章图片
其实 , 仔细看来 , 民国的文化繁荣很类似于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 。 春秋战国时期 , 列国之间忙于征战 , 诸士子也忙着著书立说 , 以期得到国君的重用 , 也恰恰是这种“百家争鸣”的环境给了它一定的生机 , 让中国的文化事业迎来了第一个高峰 , 流传至今的众多经典著作被人们所敬仰 , 赞叹于古人千年前的智慧 。

只有38年历史的民国,为何大师辈出?需要后人反思
文章图片
而民国时期也同样如此 , 军阀之间的相互倾轧 , 反而为文化上的繁荣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 使得对于文化事业的管控有了放松 , 之后 , 又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等 , 这都为文化事业的创造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 大胆的想象加上热情的创作 , 使得一些经典作品逐渐显现 。
蔡元培执教北大之时 , 提出了“兼容并包”的思想 , 让传统的封建思想逐渐沉寂于历史之中 。 民国时期 , 正是中国从传统走向近代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 , 一些沉寂于天朝幻梦的老腐朽们 , 依然整天是“之乎者也” , 这对于文化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 因此 , 在这种环境下 , 蔡元培推陈出新 , 对文化、学习方式等等进行变革 , 让学生从思想深处得到改变 , 不再是按照旧中国的一套来办事 。

只有38年历史的民国,为何大师辈出?需要后人反思
文章图片
其实 , 仔细看来 , 此时的文化是一个相对独立和自由的阶段 。
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 每个人会有自己的思想 , 会有自己的喜好 , 当然也会有自己的创新 。 在民国军阀争端不断的情况下 , 反而给了他们发挥自己才智的机会 , 也便有了文化界的盛世 。
文人素有相轻的心理 。 民国时期 , 报纸是这些文人们的主战场 , 他们会将自己的所学、所想、所悟成文发表于报刊之上 , 而一些人也会对此进行辩论 , 也正是在这样的辩论中 , 使得一些问题得到解决 , 当然他们的辩解都是有理有据 , 并非是无稽之谈 , 也不是今天的无事生非能够相比的 。

只有38年历史的民国,为何大师辈出?需要后人反思
文章图片
当然 , 除了一个相对较为开放的环境外 , 知识分子与祖国的命运时刻相连是现在的人很难理解的一个感情 。 鲁迅可以弃医从文 , 用自己的笔唤醒更多麻木的中国人 , 因为不想让他们继续沉沦下去 , 继续生活在旧时代的阴影之中 。 除此之外 , 还有诸多人 , 将自己的所学与国家需求相结合 , 当时的中国相较于世界来说 , 一穷二白 , 因此他们从最基础的学起 , 试图将沉寂许久的东方巨龙再次唤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