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世界十大毒枭的悲惨结局,死亡王子坤沙为何能够安享晚年

1825年 , 自英国人在缅甸、泰国、老挝边境的三角地带种下第一颗“毒花”开始 , 这片土地便再无宁日 , 并在不同年代里上演了一幕幕腥风血雨、生灵涂炭的人间惨剧 。
上世纪80年代 , 据美国有关数据显示 , 美国本土60%的海洛因都是在坤沙控制的地区进行提炼的 。 为此 , 前美国驻泰国大使威廉·布朗称坤沙是“全世界最可怕的敌人” , 世界各地的缉毒警察则称他为“死亡王子” , 美国还曾悬赏200万美元擒杀他 。 2002年 , 他又被美国政府列为全球十二大毒枭之一 。 若根据美国法律 , 就是判处坤沙10次终身监禁都不为过 。
结果 , 相比有“可卡因之王”之称的巴勃罗·埃斯科巴被军方击毙 , 有“洛基山下的恶魔岛”之称的乔奎恩·古兹曼被判终身监禁 , 有“黑寡妇”和“可卡因教母”之称的格里赛达·布兰科死在了杀手枪下等世界十大毒枭的悲惨结局 , 而有“死亡王子”之称的坤沙 , 却能在“侍弄花草”中安享晚年 。
纵观坤沙的一生 , 他既有黑道上心狠手辣的手段 , 也有洞察世事的敏锐眼光 , 与其说他是黑道上的“鸦片皇帝” , 不如说他更像一个精明的政客 , 长相斯文 , 而且很讲义气 , 尤其尊重“读书人” 。 可以说 , 旧上海滩流氓三大亨之一的杜月笙就和他的性格非常相似 。
这可能就是坤沙与其他毒枭不一样的地方 , 结局自然也就大不一样了 。
从“小贩”到“铁血屠夫” , 心狠手辣 , 初露锋芒
虽然 , 坤沙多次面对采访人员采访时说自己叫“昆沙”而不叫“坤沙” , 但不知何故 , 周围的人却都叫他坤沙 , 而坤沙只是他的泰国名字 。
1933年 , 坤沙出生于缅甸掸邦莱莫山弄掌大寨 , 母亲是中国人 , 父亲是缅甸掸族人 。 坤沙有三个名字 , 中文名“张奇夫”、缅甸名“关约”、泰国名“坤沙” 。

相比世界十大毒枭的悲惨结局,死亡王子坤沙为何能够安享晚年
文章图片
坤沙旧照
3岁时 , 父亲病故;5岁时母亲又去世 。 所以 , 他从小就由祖父张纯武(又名坤山)和二叔张秉舜抚养长大 , 从小没有读过书 。
稍大时 , 坤沙开始混迹于弹帮的国民党残部中 , 并学到了一些军事知识和武器操作技术 。
16岁时 , 有一次帮国民党残部押送枪支和鸦片时 , 遭到一伙势力抢劫 。 由于双方实力悬殊 , 坤沙明智的选择了隐忍 , 没有采取硬拼 , 反而“热心”邀请抢劫团伙头目全家赴宴 。 随后 , 坤沙在酒宴上趁抢劫团伙头目不备 , 突然拔出手枪 , 将其一家全部枪杀 , 并割下所有死者的脑袋装入袋子带回去交差 。
据说 , 坤沙此举来自一个读书人讲过的“鸿门宴”的典故 。
事后 , 坤沙在金三角一带就有了“铁血屠夫”的凶名 , 无人敢于轻易招惹 , 并借此名很快就组织了一支贩毒小武装 。
从“铁血屠夫”到“死亡王子” , 宣誓效忠缅甸政府 , 趁机获得扩张势力的合法身份
30岁时 , 坤沙敏锐地发现毒品生意“大有可为” 。 同时 , 他又娶了金三角地区一位首领的女儿 , 并极力劝说岳父发展罂粟种植 , 而他则帮助岳父组建和训练了一支私人卫队 。
这时 , 坤沙身边的“军师”郭云琛提出 , 如果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 , 就会有一个合法的身份 , 便可“扯虎皮做大旗”借此收编各小股贩毒武装 , 进而实现自身势力的迅速扩张 。
于是 , 坤沙向缅甸政府宣誓效忠 , 从而将贩毒武装更名为“掸邦蒙泰革命军” 。 接着 , 他一边攻击和收编各处小股贩毒武装;一边在控制区内大肆种植罂粟、建卡征收毒品过境税;一边建立吗啡和海洛因提炼厂、直接生产和销售毒品 。

相比世界十大毒枭的悲惨结局,死亡王子坤沙为何能够安享晚年
文章图片
相比世界十大毒枭的悲惨结局,死亡王子坤沙为何能够安享晚年】坤沙旧照
1967年 , 坤沙击败另一大毒枭罗兴汉后 , 一举控制了“金三角”80%的毒品生产和大部分贩运业务 , 因此人称“鸦片皇帝” 。 但是 , 他在贩卖毒品过程中 , 依旧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 一直坚持不向中国贩卖毒品 。
同时 , 他又用毒品赚来的金钱委托亲人在曼谷、清迈和夜丰颂等地为他经营珠宝商店 , 还把儿女都送到了美、英和澳大利亚求学 。 这些 , 应该都是他在为自己思谋后路吧 。 据说 , 如今坤沙的长女同丈夫一起做着正当生意 , 长子则过着平静的生活 , 次子也在经营正当生意 , 只有幼子性格非常像父亲 , 所以还在管理着父亲曾经的武装力量 , 并且从事着灰色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