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刘备二者兼得仍失败?他忽略了后半句

《三国演义》 , 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 它是元末明初文学家罗贯中的代表作 , 讲述了东汉末年至晋朝初建的那段历史 , 天下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形成了三分局势 , 里面的每一个英雄人物都有血有肉 , 忠奸分明 , 让不少读者对三国那段时期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刘备二者兼得仍失败?他忽略了后半句
文章图片
相信看过此书的读者 , 都会对书中的“卧龙凤雏 , 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印象深刻 。 所谓“卧龙” , 指的是发自于琅琊阳都的诸葛亮 , 出生于公元181年 , 他自号卧龙 , 故而世人称其为卧龙先生 。 诸葛亮善谋 , 是三国英雄里面“智慧”的代表 , 还未曾出山之时 , 与茅屋之内便有着安天下之计 。
当年刘备军中缺少谋士 , 屡战屡败 , 求贤若渴的他找到了诸葛亮 , 为了请其出山 , 不惜委身三顾茅庐 , 留下了“隆中对”这一千古佳话 , 这才有了后来的“三顾频烦天下计 , 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蜀汉丞相诸葛亮 。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刘备二者兼得仍失败?他忽略了后半句
文章图片
所谓“凤雏” , 指的是荆州襄阳庞士元 , 即庞统 。 他出生于公元179年 , 只比诸葛亮大两岁 , 这二人可谓是绝代双骄 , 诸葛亮善守 , 庞统则善攻 。 夺取益州一役 , 庞统为了让刘备有借口入川 , 不惜以身殒命 , 年仅36岁 , 就于乱军丛中中箭身亡 。
卧龙与凤雏 , 堪称当世奇才 , 刘备能够得到这二人靠得就是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 即仁义 。 在刘备来之前 , 诸葛亮不愿出山 , 庞统则因面向丑陋 , 而在江东遭受冷眼 。 唯有刘备 , 作为汉室宗亲 , 一心一意想着兴复汉室 , 在那样的乱世当中可谓一盏明灯 , 照亮了蜀中人前行的道路 。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刘备二者兼得仍失败?他忽略了后半句
文章图片
历史是残酷的 , 刘备虽然得到了诸葛亮和庞统 , 但他最终还是没有夺得天下 , 这又是为何呢?他忽略了后半句 。 我们先来看一个有趣的解释 , 前面说了著名的“卧龙凤雏 , 得一可安天下” , 但很少有人知道 , 这句话并不完整 , 还有后半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 , 则汉室难兴 。 ”后半句的大致意思是说 , 子初和孝直这二人 , 如果有一人死去 , 那么刘备兴复汉室的目的就很难实现 。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刘备二者兼得仍失败?他忽略了后半句
文章图片
对于这个解释 , 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 , 毕竟有了得到卧龙凤雏就能够得到天下的大前提 , 子初和孝直若亡一人又未尝不可失天下 。 实际上 , 大家仔细想想 , 这句话本身是存在问题的 , 没有人能够彻底的预测历史进程 , 就算是得到了卧龙、凤雏这样的奇才 , 只能说大大的增强刘备军队的实力 , 而失去某些人而无法兴复汉室就更不用说了 。
我们可以打个恰当的比方 , 这就和你成绩特别厉害 , 还未高考之前别人说你一定能够考上名校一个道理 , 而现实情况对于你而言 , 只是说你有很大可能 , 并不代表拥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刘备二者兼得仍失败?他忽略了后半句
文章图片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刘备二者兼得仍失败?他忽略了后半句】刘备无法兴复汉室原因是有很多的 , 导致他无法达成目的的最大原因就是中后期被仇恨冲昏了头脑 , 不听诸葛亮的意见 , 执意进攻东吴 , 却落得个火烧连营的结局 , 几乎丧尽了蜀汉国力 , 再也没有与魏吴争雄的实力了 , 而他本人也在不久后于白帝城死去 , 悲伤而又凄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