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灭亡,这三个人难辞其咎,除了姜维还有谁?

公元263年8月 , 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发动了魏灭蜀之战 , 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 。 面对曹魏大军 , 姜维在沓中与邓艾交战后 , 晃飞诸葛绪 , 直奔东路抵挡魏军主力 。 而钟会大军在占领汉中大部分据点后 , 前进到剑门关外时被回援的蜀军阻拦 , 僵持不下 。 曹魏征西将军邓艾则采用以迂为直的谋略 , 在魏蜀两军主力对峙于剑阁之时 , 自率精锐部队绕道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 , 越过700余里荒无人烟的地区 , 凿山开路 , 奇袭江油(今四川江油北) 。 邓艾又在蜀汉腹地绵竹大破诸葛瞻、攻占涪城(今四川绵阳) , 进逼成都 。

蜀国灭亡,这三个人难辞其咎,除了姜维还有谁?
文章图片
面对这一情况 , 后主刘禅因邓艾兵临城下 , 选择向魏军投降 , 这意味着蜀汉的正式灭亡 。 由此 , 对于蜀汉来说 , 不过数个月的时间 , 就被曹魏消灭了 。 对于蜀国的灭亡 , 我们很难将责任归结到某一个人身上 。 对此 , 在笔者看来 , 蜀汉灭亡 , 这三个人难辞其咎 , 也即都需要为蜀国的灭亡承担一定的责任 。

首先 , 在笔者看来 , 这三个人分别是刘禅、姜维、诸葛瞻 。 一方面 , 就后主刘禅来说 , 无疑是导致蜀国灭亡的重要因素 。 公元234年 ,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 在诸葛亮病逝后 , 后主刘禅虽然拥有了更大的权力 , 不过 , 因为其继续任用了蒋琬、费祎等诸葛亮指定的人才 , 这让蜀国依然保持这比较平稳的局面 。 但是 , 景耀元年(258年) , 不仅蒋琬、费祎等人早已去世 , 可以制衡黄皓的镇军将军陈祗也病死 , 这导致宦官黄皓开始干预朝政 。

蜀国灭亡,这三个人难辞其咎,除了姜维还有谁?
文章图片
景耀五年(262年) , 姜维见黄皓肆无忌惮的擅摄朝政 , 启奏刘禅将其处死 , 但刘禅不同意 , 姜维见黄皓在朝中枝连叶附 , 恐怕会对自己不利 , 右将军阎宇又联合一些人打算废掉姜维 。 姜维对此感到非常害怕 , 于是请求到沓中屯田 , 不敢回成都 。 由此 , 非常明显的是 , 宦官对于蜀国朝政的迫害 , 忠良的压制 , 后主刘禅自然是难辞其咎的 。

景耀六年(263年) , 姜维听闻钟会于关中治兵 , 于是上书给刘禅调兵遣将以作准备 , 但黄皓告诉刘禅敌人不会来的 , 于是刘禅也就没当回事 , 导致蜀汉群臣都不知道此事 。 众所周知 , 凡事预则立 , 不预则废 。 如果在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前 , 后主刘禅可以加强各地的战备 , 做好各处关隘的防御 , 就算不能改变蜀国灭亡的命运 , 但是 , 这也不会让蜀国连几个月的时间都坚持不下去 。 同年(263年) , 魏国攻打蜀汉 , 霍弋听闻魏军来伐 , 打算前往成都协助防守 , 刘禅以战略已定 , 不听其建议 。

蜀国灭亡,这三个人难辞其咎,除了姜维还有谁?
文章图片
等到成都失守后 , 镇守南中的霍弋身穿丧服 , 痛哭告祭三日 。 对此 , 在笔者看来 , 如果后主刘禅准许霍弋带兵前来救援的话 , 那么 , 等到邓艾兵临成都时 , 很可能要遭遇霍弋率领的大军 , 到时不仅蜀汉不会灭亡 , 很可能邓艾都要有来无回了 , 这将直接改变魏灭蜀之战的走向 。 因此 , 对于蜀国的灭亡 , 后主刘禅很可能要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

另一方面 , 对于姜维来说 , 作为蜀国武将之首的大将军 , 同样是难辞其咎 。 姜维北伐 , 文学作品中称为九伐中原 , 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 。 《三国志》记载 , 238年—262年之间 , 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 。 连年征战 , 蜀汉的国力耗损过度 。 由此 , 非常明显的是 , 姜维连续多年兴师动众 , 在一定程度上损耗了蜀国的国力 , 也促使司马昭决定先消灭蜀汉 , 而不是东吴 。

蜀国灭亡,这三个人难辞其咎,除了姜维还有谁?
文章图片
更为关键的是 , 在蜀汉后期 , 大将军姜维还命令汉中都督胡济退驻延寿、监军王含驻守乐城 , 护军蒋斌驻守汉城 。 又在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等地建立军营驻防 。 其实 , 敛军聚谷之法 , 弊大利小 , 等于是自弃险要 , 自拆樊篱 。 对此 , 在笔者看来 , 姜维改变汉中之地的防御策略 , 成为钟会可以迅速突破汉中防线的重要原因 , 也即这是一次失败的调整 。

最后 , 除了刘禅和姜维 , 诸葛亮之子诸葛瞻 , 也在一定程度了导致了蜀国的灭亡 。 公元263年 , 魏国征西将军邓艾奇袭阴平(今甘肃文县) , 自景谷道攻入 。 面对邓艾大军 , 诸葛瞻带领尚书张遵(张飞之孙)、尚书郎黄崇(黄权之子)、羽林右部督李球(李恢之侄)督率军队前往抵抗 , 不过 , 诸葛瞻到达涪县后盘桓不前 。 对此 , 尚书郎黄崇多次劝他迅速抢占险要地势 , 不让敌人进入平原 , 结果诸葛瞻犹豫不决 , 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 黄崇因为诸葛瞻的失策而痛哭 。 由此 , 非常明显的是 , 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的犹豫不决 , 促使蜀军延误了战机 。 邓艾长驱直入 , 蜀军前锋被打败 , 诸葛瞻退守绵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