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暖气没有电,滴水成冰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来的?

北方过冬靠暖气 , 南方过冬靠一身正气 , 那么古人过冬靠什么呢?
要知道古代的冬天比现在更冷一些 , 尤其是明朝末年 , 还出现了一次小冰期 , 那时候人们没有暖气没有电 , 开不了空调 , 插不得电褥子 , 贴不上暖宝宝 ,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装备极差的古人 , 是如何度过漫漫寒冬的呢?
妈妈常说“天气冷了 , 多穿点” , 古人应对寒冷的第一个办法就是多穿 , 大棉袄 , 二棉裤 , 一件不够就穿两件 。
不过棉花虽然在两千年前就已传入中国 , 但在宋朝之前 , 它多是作为观赏植物存在 , 到了明朝 , 棉花才作为织布材料普及使用 , 所以古时候的“大棉袄”可不是随便就能穿到哒 。
没有暖气没有电,滴水成冰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来的?】没有棉花这一御寒神器 , 古人冬天穿什么呢?
“老夫聊发少年狂 , 左牵黄 , 右擎苍 , 锦帽貂裘 , 千骑卷平岗”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在《江城子》中穿戴的“锦帽貂裘”可是过冬必备神器 , 富裕人家过冬 , 自然少不了皮草 。
《红楼梦》中每到冬天各种斗篷争奇斗艳 , 在第五十二回 ,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中 , 晴雯为宝玉补的雀金裘斗篷是用孔雀毛和金线制成的 , 宝琴穿的“凫靥裘斗篷”用的是野鸭子头上的羽毛 , 还有宝玉、探春、湘云都穿过的“大红猩猩毡斗篷” , 传说是用猩猩想血染的布料 , 永不褪色 。

没有暖气没有电,滴水成冰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来的?
文章图片
冬天一到 , 将长长的斗篷往身上一裹 , 除了能显得极尽奢华 , 更重要的当然是暖和啦 。 除了斗篷 , 古人过冬还有大氅、裘皮、暖兜、雪帽、狐皮袄子、羊皮小靴等等 。 《甄嬛传》、《琅琊榜》、《步步惊心》等电视剧中 , 都有皮草的影子 , 这些用动物皮毛制成的衣裳 , 保暖效果自然是一级棒 。
皮草保暖效果虽好 , 但价格也相当昂贵 , 寻常的老百姓根本消费不起 , 不过没关系 , 穿不起皮草 , 可以穿性价比更高的“纸裘” 。
所谓的“纸裘”就是由纸制成的衣裳 。 唐宋时期 , 人口暴增 , 土地都拿来种粮食了 , 棉麻种植量下跌严重 , 百姓穿什么成为一大难题 , 于是有人盯上了楮树的皮 。
唐宋时期的造纸技术已经十分发达 , 古人发现楮树的皮韧性特别好 , 于是将它作为造纸的材料 , 制成楮皮纸 。 楮皮纸质地特别柔韧 , 这边为制作纸衣提供可能 。
古人将多张楮皮纸蒸煮后的浆制成一张纸 , 增加纸衣的厚度 , 楮皮纸做出来的衣服不仅坚厚柔韧 , 相当耐穿 , 而且造价很低 , 由于纸张本身导热性差 , 穿在身上热量难以散布出去 , 保暖效果极佳 , 是贫苦人家御寒的首选 。

没有暖气没有电,滴水成冰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来的?
文章图片
楮皮纸不仅可以用来制作纸衣、纸裤 , 甚至还可以做“纸被” , 大诗人陆游就写道:
“纸被围身度雪天 , 白于狐腋软于绵”《谢朱元晦寄纸被》陆游
1958年 , 山西省五女坟还曾出土一件元代纸衣 , 可见古人用纸御寒的历史还是蛮悠久的 , 直到棉花普及 , 纸衣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
取暖设备
除了往身上穿的 , 古人御寒还有不输现代的取暖设备 。
俗话说“人冷先冷四肢” , 为了不让自己手足冰凉 , 古人发明了“暖手宝”——手炉 。

没有暖气没有电,滴水成冰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来的?
文章图片
手炉多为铜制 , 里面加上碳 , 活脱脱的古代暖手宝 , 小巧精致 , 握在手里 , 揣在怀里 , 想暖哪里暖哪里 。 暖手用“手炉” , 暖脚则用“汤婆子” , 类似今天的热水袋 , 铜制、锡制、陶制多种材料可供选择 , 灌上热水 , 套上布袋 , 放进被窝中 , 晚上睡觉别提多暖和啦 , 为此黄庭坚还特意为“汤婆子”写了首诗:
“千金买脚婆 , 夜夜睡天明”《戏咏暖足瓶》黄庭坚
不过光有“手炉”、“汤婆子”还不够 , 想要过个暖冬 , 还得准备个“碳盆” 。 炭盆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装炭的 , 古人将烧红的碳装入炭盆 , 放到屋内 , 相当于一个简装暖气 。 可别小瞧了这炭盆 , 古代碳可是珍贵资源 , 即便到了清朝 , 皇室成员用碳还得分个三六九等 。

没有暖气没有电,滴水成冰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来的?
文章图片
除了炭盆 , 紫禁城里还铺设了“地暖” 。 在故宫的一些重要宫殿内设有地下火道 , 这样一来地板则变成了“地炕” 。 冬天到来时 , 会有专职太监在火道坑中倒入烧好的碳 , 碳燃烧的热量顺着通道流动 , 将地板烤热 , 整个屋子也随着温暖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