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白起和张仪不同的结局既是必然也有偶然性

商鞅、白起、张仪 , 代表着秦国崛起过程中的三类关键角色:政治大脑、军事爪牙、外交工具 。 他们的不同结局 , 既有必然性 , 也带有偶然性 。
商鞅:处在权力核心 , 往往是最高风险的岗位
商鞅所做的工作 , 注定了他极难得以善终 。
我们都知道 , 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社会最深刻的变革 , 它让秦国由夷狄之国跻身头号列强 , 为其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甚至在之后整个封建历史上 , 商鞅变法的思想精髓都得到延续 , 构成了中国历史的政治性格 。
但是 , 商鞅变法并不是技术类的改革 , 而是生产关系的重新整合 。 说的直接点 , 就是夺取传统贵族手里的特权、利益 , 用它们作为筹码 , 用来鼓励、调动秦国上下各阶层替秦王卖命;变法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乎所有层面 , 但说到底就两点:崇君权、促耕战 。
围绕这些目标 , 最重要的手段自然是军功爵级制 , 即凭军功确定官爵 , 它的作用 , 除了鼓励秦人作战外 , 还废除了建立在血缘关系(而非能力)上的世卿世禄制 , 瓦解了沿用数百年的贵族政治 。

商鞅、白起和张仪不同的结局既是必然也有偶然性
文章图片
商鞅
作为具体落实手段 , 商鞅全面推行郡县制 , 将贵族手上的封地划归国有、直接派专业官员治理 , 这就彻底瓦解了贵族的基层统治权、摧毁了他们的权力基础 , 从而达成了强化王权、强干弱枝的目的 。 至于开阡陌、统一度量衡、什伍连坐制等措施 , 也都是为了保证上述目的的落地 。
权力集中、目标一致 , 春秋战国常见的贵族集团内耗被遏止 , 变法下的秦国摇身一变成了一部令人恐惧的“战争机器” , 从此逐渐蚕食六国、最终一统天下 。
但上述变法 , 是以牺牲旧贵族集团的利益为代价的 。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 在商鞅之前 , 吴起曾在楚国推行类似的变革 , 结果被数百名贵族手刃而死 。
相比之下 , 商鞅的变法力度远超吴起 , 遭到的愤恨自然成倍增加;更何况 , 为了推行自己的改革 , 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 , 奉行了“刻薄”、“少恩”的铁腕政策 , 逼迫、杀戮之举司空见惯 , 据称他让秦国上下“号哭之声动于天地 , 蓄怨积仇比于丘山” 。
因此 , 当唯一的靠山秦孝公死后 , 商鞅立即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清算 。 被剥夺特权的贵族需要泄愤 , 被迫害的百姓需要复仇 , 新上任的秦惠文王需要稳定人心 , “干坏事”的商鞅自然成了众矢之的 。

商鞅、白起和张仪不同的结局既是必然也有偶然性
文章图片
范雎
可以说 , 为了替秦王收权 , 商鞅搭上了自己的命 。 实际上 , 其后历任秦国主政大臣大都延续了商鞅的角色 , 如魏冉、范雎、吕不韦 , 他们掌权时无不大刀阔斧对秦国政治资源进行了重新分配 , 结果自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 因此 , 除了与秦昭襄王有亲属关系的魏冉外 , 其他人都难以善终 。 高位不可久窃 , 大权不可久居 , 秦国的政治大脑 , 无疑是个最高风险的角色 。
白起:最安全的岗位 , 也架不住作死的行为
秦国的政治大脑大多来自别国 , 而领军征战沙场的将领 , 则大部分出自本国;在任人以才的军功爵制度下 , 秦国从来缺少大杀四方、战绩彪炳的名将 。
而相对于涉足敏感领域、处理错综复杂关系的政治家们而言 , 秦国将领们的业务相对单纯:听从君上的命令 , 带领嗜血如命的虎狼之师收割六国将士的人头 , 换成沉甸甸的军功 。 当然了 , 战争有胜有败 , 而朝廷也有对应的奖惩制度 , 秦将因此付出代价并不罕见 , 但极少听说秦国出现过战争功臣被清算屠杀的情况 。 毕竟战争是秦国的立家之本 , 历代秦王不会干自废武功的蠢事 。
不过 , 名头最响、功劳最大的白起却是个例外 。 难道他是功高震主了吗?其实并不是 。
白起的崛起 , 确实得益于魏冉的慧眼识珠 。 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 , 面对韩、魏两国砸下血本组织的数十万大军 , 主政的魏冉在压力之下 , 大胆起用左更(二十级爵位中的第十二级)白起为统帅 , 创造了以少胜多、斩首韩魏联军24万人的恐怖战绩 。 自此之后 , 白起就成了那段时期秦国的头号招牌 。

商鞅、白起和张仪不同的结局既是必然也有偶然性
文章图片
白起
那白起最终被逼自尽 , 难道是因为他是魏冉的人?这种推测并不成立 。 周赧王四十九年(前266年)魏冉被贬回封地 , 而到了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的长平之战 , 面对秦赵双方的国运之战 , 秦昭襄王临阵换上了白起 , 可见他并不忌惮对方归属于谁的山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