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后北方大乱,东晋为何没能收复中原?谢安有苦难言
383年 , 东晋取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 , 仅用八万人就击败了前秦的数十万大军 。 此后 , 前秦政权土崩瓦解 , 各地都爆发了叛乱 , 整个北方陷入大乱 。 对于偏安东南的东晋王朝而言 , 这是一个北伐的绝佳的机会 。 可是 , 东晋王朝却没有能够收复中原地区 , 依然是个割据政权 , 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当时 , 主持东晋政局的是一代名相谢安 , 其实他是一位非常有理想的政治家 。 在淝水之战后 , 东晋确实发起了反击 , 先后收复了襄阳、成都 。 到了384年八月 , 谢安向东晋孝武帝上书 , 打算亲自领兵北伐 , 重新实现天下的统一 , “安方欲混一文轨 , 上疏求自北征” 。 孝武帝下诏 , 任命谢安为都督十五州军事 , 并且加黄钺 , 负责北伐事宜 。
文章图片
【淝水之战后北方大乱,东晋为何没能收复中原?谢安有苦难言】北伐之初 , 东晋军队进展顺利 , 很快就夺取了兖州、青州 , 占领了山东地区 , 之后在河南境内也是屡战屡胜 , 甚至一度占领了北方重镇邺城 。 虽然东晋大将刘牢之被慕容垂击败 , 但东晋军队完全可以重整旗鼓 , 然后继续推进 , 毕竟当时的北方非常混乱 。 但是 , 东晋的北伐却到此戛然而止 ,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 , 淝水之战的胜利解除了东晋的外部威胁 , 但内部矛盾又开始激化了起来!当时的东晋王朝主要有两方面的矛盾 , 一个是皇室与士族之间的 , 另一个是士族内部的 。 先说第一个 , 也是最主要的 。 谢安出身名门陈郡谢氏 , 其家族在东晋朝廷占据着重要地位 , 特别是淝水之战的胜利 , 让谢安以及整个陈郡谢氏的威望达到顶峰 。
文章图片
这引起了东晋孝武帝的猜忌 , 为了对付谢安 , 他任命了自己的弟弟司马道子为录尚书六条事 , 以此来牵制谢安 。 司马道子的妻兄名叫王国宝 , 虽然王国宝还是谢安的女婿 , 但谢安却并不欣赏他 , 因此没有委以重任 。 王国宝对此怀恨在心 , 于是就依附于妹夫司马道子 , 两人狼狈为奸 , 一起诋毁谢安 。
再说第二个方面 , 当时坐镇荆州的是大将桓冲 , 此人出身谯国桓氏 , 也是当时的名门望族 。 在淝水之战前 , 桓冲不计前嫌 , 支持谢安 , 但没想到最后陈郡谢氏独收全功 。 桓冲对此感不满 , 愤愤不平 , 最终忧郁而死 , 由此引发谢氏、桓氏之间的矛盾 。 在这种情况下 , 虽然谢安有心北伐 , 但却无力继续 。
文章图片
谢安毕竟是名相 , 他很快就搞定与桓氏关系 , “以桓石民为荆州 , 改桓伊于中流 , 石虔为豫州” , “既以三桓据三州 , 彼此无恐 , 各得所任” , 但是他却无法取得孝武帝的信任!孝武帝对他的猜忌越来越深 , 君臣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 。 有一次 , 孝武帝在宴席间让桓伊抚筝唱歌 。 桓伊唱到:“为君既不易 , 为臣良独难 。 忠信事不显 , 乃有见疑患 。 ”
歌声直扣谢安的心弦 , 一代名臣当场流下了眼泪 。 一曲终了 , 谢安离开了自己的位置 , 来到了桓伊的身边 , 说道:“使君于此不凡!”而孝武帝则面露愧色 。 为了自保 , 谢安于385年四月离开了朝廷 , “筑垒曰新城以避之” 。 不久之后 , 谢安病重 , 返回建康 。 这年八月 , 东晋的救时宰相谢安病死 , 终年六十六岁 。
参考资料:1.《晋书》;2.《资治通鉴》
- 妲己|妲己发明一种酷刑,让犯人闻风丧胆,现成造福后人居家必备之物!
- 诸葛亮|诸葛亮的墓为何千年来无人敢盗?刘伯温:所有事都在他的谋算之中
- 一代妖人袁天罡之死,历史上的他到底是怎样的人
- 他绝望之际拿出的一份自以为能“保命诏书”,没有想到是这三字
- 《聊斋》小故事 一开始救人 而受人之恩又恩将仇报 到底孰正孰恶
- 战国末期上党之争,长平之战,赵国君臣真的是鼠目寸光?
- 宋时轮指挥三个纵队打阻击,气得蒋介石说:此乃军人之奇耻大辱!
- 同是4人组,为什么刘备干不过唐三藏?企业管理,怎样求之于势
- 乱世之中,人最需要的是什么?唯有仁厚之君能让人感觉踏实
- 《重生70之农女逆袭》她重生七零成知青,不料被首长拐回家当军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