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不事二主”,三国时期的降将那么多,为何只有他遭遇羞辱?
在中国古代人们普遍认同这样一句话:“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更二夫 。 ”对于一个人是否忠诚 , 也成为古代衡量一个人品质的重要指标 。 所以 , 在古代对于叛主投敌的人一般不会受人待见的 , 常常会被人羞辱 , 他们的结局自然也不会太好 。
文章图片
当历史处于乱世的三国时期时 , 各诸侯为了获得主导权 , 常常发生混战 , 这也为不少将领提供了成名的舞台 。 在这样的环境中 , 很多将领不是忠君战死 , 就是选择良禽择木而栖 , 获得更大的舞台 。 其实从东汉末年到三国归晋 , 有过投降经历的将领是非常多的 。 比如一代武圣关羽 , 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 , 九伐中原的姜维等 , 这些名将都有过投降的经历 , 但是他们都没有受到世人的批评和责备 , 他们的声望也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 。 然而 , 三国时期有一个将领的投降却受到世人的唾弃和羞辱 , 成为他一生的污点 , 这个人就是曹操的左将军于禁 。
文章图片
于禁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 他也是曹操手下著名的五子良将之一 。 于禁在曹操创业之初就跟随他 , 随曹操东征西讨 , 立下赫赫战功 。 于禁治军严谨 , 赏罚分明 , 他统帅的士兵战斗力很强 。 曹操将精锐的青州兵都交予于禁统领 , 可见曹操对于禁的能力也很认可 。 于禁为人也比较正直 , 从无私心 , 只要是战场缴获的物质从来不私藏 , 全部交予曹操 , 曹操对他也是格外器重 。
文章图片
所有来说所有的美好都在关羽发动樊城之战时破灭 。 公元219年 , 于禁奉曹操之命带领三万精兵前去解樊城之围 。 然而于禁时运不济 , 被关羽利用江水暴涨 , 水淹了七军 , 于禁和大将庞德被活着 , 关羽威震华夏 。 按理说于禁是曹操手下的重臣 , 自然不会屈服于关羽 , 一定会做到宁死不屈才对 。 哪知 , 于禁被俘后 , 不仅没有宁死不屈 , 还举军投降 , 反而大将庞德却能宁死不降 , 真是莫大的讽刺 。 当曹操得知于禁投降后 , 低头不语良久 , 最后愤愤的说:“于禁跟随我出生入死三十年 , 怎么面对困境的时候 , 还不如庞德!”
文章图片
于禁虽然投降了关羽 , 但还是被关羽关押了起来 。 此后 , 关羽大意失荆州 , 于禁被东吴的吕蒙救出 。 东吴孙权对于禁不薄 , 经常一同邀他同游 。 但是 , 东吴的将领对于禁非常不友好 , 甚至当面骂他是俘虏 , 甚至要动手打他 , 如果不是孙权制止 , 于禁恐怕是性命难保 。 曹丕称帝后 , 于禁被遣送回魏国 , 他更是受到众人的嘲讽 , 胡子头发一夜全白了 。 曹丕还曾叫人画画来羞辱于禁投降之举 , 于禁羞愧难当 , 最后郁闷而亡 。
【“忠臣不事二主”,三国时期的降将那么多,为何只有他遭遇羞辱?】
文章图片
三国时期投降的将领非常的多 , 别人都能受到好好的待遇 , 为何到了于禁这里就如此的受到羞辱呢?其实主要原因还是于禁在曹魏将领中的地位太高 , 于禁跟随曹操三十余年 , 官拜左将军 , 是曹操手下重要的高级将领 , 曹操又格外信任 , 甚至将假节钺的权利授予他 。 于禁也成为曹操军中唯一一个可以独自行动而不用向曹操请示的将领 。 于禁有如此高的地位却投降他人 , 对曹操心里是一种打击 , 曹操手下的将领自然对他也是无比的怨恨 , 最终也是他受到冷遇的主要原因 。
- 麝香|皇帝明明瞧不起颂芝,为何要“破她身子”?你看她掌握了啥秘密
- 虚假繁荣的“大正时代”:日本政党为何无法阻止军部崛起?
- 管仲有一毒计,轻而易举就灭掉他国,现在却成了美国的“杀手锏”
- “千古一帝的”的康熙皇帝,为什么让一群“孩子”生擒鳌拜?
- 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未应验,并非其计算有误,而是另有原因
- 《红楼梦》有个“脂砚斋”,存在就是个谜,看破他,不要迷信他!
- 幼儿园出现“戴面具的爷爷”,欺负4岁小女孩,内裤上有血迹
- 欧洲的“匈人帝国”,疆域有多大?
- 从黄忠的事迹来看汉末的“忠烈观”
- 他绝望之际拿出的一份自以为能“保命诏书”,没有想到是这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