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误差在1mm以内的定向导航仪长啥样?它辅助的手术,帮患者告别20余年“羊癫疯”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应晓燕 吴漳益
36岁的郑先生 , 13岁起就患有癫痫 , 这么多年来 , 辗转多家医院治疗 , 每周仍有发作 ,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
癫痫 , 俗称“羊癫疯” 。 通常 , 经过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 , 约70%的患者发作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 但余下的20-30%的患者通过服用药物很难控制癫痫症状 , 因此被称为难治性癫痫 。
在针对郑先生的治疗中 , 一个机器人派上了用场 。
癫痫20余年 , 辗转多地求医
36岁的患者郑先生 , 13岁开始出现癫痫症状 。
他常常在深夜睡眠时突然喊叫 , 随后身子扭动 , 两手乱抓 , 两脚蹬踏 , 有时还会伴随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等症状 。
白天发作时 , 他会突然愣神 , 抿嘴吞咽 , 手足无目的动作 , 持续1-3分钟 。
20多年间 , 他曾前往国内多家医院就诊 , 服用过多种抗癫痫药物 , 病情时好时坏 , 而且近三年来发作次数有增无减 。
特别是入院前不久的一天晚上连续发作了3次 , 全家为此忧心忡忡 。
在20多年的治疗过程中 , 抗癫痫药物虽然调整了好几次 , 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 随着病情进展 , 家人发现其性格脾气也愈发急躁 , 而记忆力却越来越差 , 严重地影响了他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
最终 , 郑先生和家人通过其他专家介绍来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癫痫诊疗中心 , 向中心主任陈书达教授寻求诊治 。
癫痫|误差在1mm以内的定向导航仪长啥样?它辅助的手术,帮患者告别20余年“羊癫疯”文章插图
陈书达教授
经过仔细的病史采集和过往诊治资料的回顾总结 , 郑先生的情况可以归入到药物难治性癫痫 , 也称顽固性癫痫 , 是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
经过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和高精度视频脑电图检查 , 陈书达教授团队发现 , 这可能是一例比较少见的眶额癫痫颞叶附加症 , 即癫痫发作的网络同时涉及额叶底面和前颞叶、颞叶内侧结构 , 癫痫发作的表现既有眶额癫痫的表现也有颞叶癫痫的表现 。
然而郑先生的病情还有一个特别的难点:经过高精度、多序列的MRI检查没有发现他有任何脑结构的异常 。 这给致痫灶的定位带来很大困难 。
随后的PET检查 , 仅模糊显示前额内侧有小片可疑代谢降低区 。
因此 , 要精确确定致痫灶 , 需要在脑深部植入电极 , 做立体定向脑电图检查 , 也称SEEG , 这样才能发现细微病灶 , 并有望根治癫痫 。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以往做SEEG采用的设备是高精度立体定向头架(Leksell头架) , 植入电极的误差在1mm以内 , 是世界上最精确的脑立体定向手术框架系统 。
但是 , 用Leksell头架做SEEG会有一定的死角 , 有些病例会导致病灶遗漏;再者就是速度比较慢 , 特别是像郑先生这样的病例 , 需要植入10根以上的深部电极 , 手术时间会拖得很长 。
所幸的是 , 医院新近引进了一台脑无框架立体定向导航仪 , 也称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 , 已经做了许多精细的脑外科手术 ,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
经过分析准备 , 陈主任团队决定用机器人来给郑先生做SEEG 。 由于是无框架、无死角、自动化高精度定位 , 可以在保证手术精度的前提下 , 又快又准地植入多个脑深部电极 , 在做SEEG方面 , 机器人的这些优势十分明显 , 是目前最先进的SEEG技术 。
癫痫|误差在1mm以内的定向导航仪长啥样?它辅助的手术,帮患者告别20余年“羊癫疯”文章插图
癫痫|误差在1mm以内的定向导航仪长啥样?它辅助的手术,帮患者告别20余年“羊癫疯”文章插图
机器人辅助 , 开展省内领先的高精技术
经过和神经影像学、脑电生理学和麻醉医学等多学科的会诊讨论 , 一个详细的手术计划制定好了 。
3月17日 , 在医院中心手术室 , 陈书达主任带领他的癫痫外科团队为患者进行了机器人辅助、脑深部电极植入手术 。
借助机器人的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技术 , 通过打孔穿刺将十多枚SEEG电极精准植入到额底、额叶内侧及颞叶内侧的多个靶点 , 后经薄层CT扫描、图像融合技术可以清楚地看到电极位置全部到位 , 误差在惊人的1mm以内 。
SEEG电极植入后 , 再行采样频率高达4000Hz的长程视频脑电(VEEG)监测 , 采集、分析癫痫发作脑电图特征 , 寻找高频振荡(HFO)波的产生区 , 借助这一系列最先进的电生理技术 , 郑先生的致痫灶终于得以确定 。
与此同时 , 团队的吴漳益副主任医师和郭亮医师对每一个电极位点进行皮层电刺激定位(mapping) , 确定了脑功能区 。
癫痫|误差在1mm以内的定向导航仪长啥样?它辅助的手术,帮患者告别20余年“羊癫疯”文章插图